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大明:让你死谏,你怎么真死啊? > 第216章张飙:老子要干票大的!【求月票】

第216章张飙:老子要干票大的!【求月票】(3/4)


    她知道,老朱开始怀疑她了。

    怀疑她与朱雄英的死有关。

    但她并不十分惧怕。

    因为那件事在她看来,做得极其隐秘。

    而且,她甚至都不是直接参与者。

    所有可能的线索都被那位真正的凶手清除干净,或转移走了,她自信老朱查不到任何确凿的证据。

    毕竟这件事已经过去十年了。

    十年时间,连地貌都可能改变,更何况证据。

    只要没有铁证,仅凭猜疑,老朱是不可能拿她这个太子遗孀、皇孙之母怎么样的。

    所以,她需要的是耐心,是时间。

    只要她的儿子能顺利坐上皇太孙之位,一切便尘埃落定。

    “母亲。”

    朱允炆的声音从门外传来,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朗,却又刻意压低了音量,显得十分恭谨。

    吕氏迅速收敛了外露的情绪,脸上换上了一贯的温婉笑容:“炆儿来了,快进来。”

    朱允炆走了进来。

    他穿着一身素雅的儒袍,身形略显单薄,面容清秀,眼神清澈,举止间带着符合他年龄的恭顺,以及一丝被刻意打磨过的‘仁厚’气质。

    他先是向吕氏恭敬行礼,然后才在一旁坐下。

    “今日的功课做完了?”吕氏柔声问道。

    “回母亲,已经做完了。”

    朱允炆恭敬答道,语气平和:“不瞒母亲,儿臣方才去父王灵前上了香,诵读了《孝经》。”

    吕氏满意地点点头:“嗯,孝道乃人伦之本,时刻不能忘。”

    说着,她顿了顿,似是不经意地问道:“听闻你近日常向黄子澄学士请教‘文学盛典’之事?”

    “是!儿臣觉得,此次‘文学盛典’乃皇爷爷广纳贤才的盛事!”

    朱允炆眼中闪过一丝热切,但很快掩去,恭敬道:

    “儿臣虽不才,亦想多了解些,或许能从中领悟皇爷爷励精图治之苦心。”

    吕氏看着儿子,心中暗暗叹息。

    她何尝不知道儿子的心思?

    两次册立皇太孙都被张飙那个疯子搅黄,炆儿心中对张飙的恨意,恐怕早已滔天。

    但儿子现在学聪明了,懂得隐忍,懂得将恨意埋在心里,表面上做一个勤奋好学、仁孝贤德的皇孙。

    这是非常不错的改变。

    “嗯,你有此心,甚好。”

    吕氏缓缓道,声音压低了些:

    “黄学士学问渊博,你多向他请教是应该的。不过,需知如今时局微妙,言行更需谨慎。有些事,急不得。”

    朱允炆乖巧点头:“母亲教诲的是,儿臣明白。”

    但他随即脸上又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惆怅,低声道:

    “只是……母亲,儿臣感觉,皇爷爷近来似乎……似乎与我们生分了许多。”

    “每次去请安,皇爷爷虽也关怀问询,却总觉得隔了一层什么。这是为何?”

    这是他心头最大的困惑和不安。

    他能感觉到那道无形的隔阂,这让他惶恐,也让他的‘皇太孙’之梦变得愈发缥缈。

    吕氏的心猛地一紧,脸上笑容不变,语气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敷衍和转移:

    “傻孩子,皇爷爷日理万机,操心的是整个大明的江山社稷,自然不能像寻常百姓家的祖父那般时刻亲近。”

    “你只需做好自己的本分,勤奋读书,恪守孝道,皇爷爷自然会看在眼里。”

    她不能告诉儿子,那是因为你爷爷怀疑你的母亲害死了你的兄长。

    这话一旦出口,将是灭顶之灾。

    朱允炆看着母亲避重就轻的回答,眼中的惆怅更深了。

    他不是傻子,能感觉到母亲有事瞒着他,这让他更加不安。

    就在这时,殿外传来了内侍恭敬的通传声:

    “启禀太子妃,皇孙殿下,皇上口谕,召皇孙殿下即刻前往华盖殿见驾!”

    【华盖殿?皇爷爷召见?!】

    朱允炆先是一愣,随即一股巨大的欣喜如同浪潮般瞬间涌上心头,几乎要冲垮他维持已久的镇定。

    【皇爷爷已经很久没有单独召见我了!】

    他下意识地就要站起来,脸上控制不住地想要露出笑容。

    “炆儿!”

    吕氏一声低喝,虽然声音不大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警醒。

    朱允炆浑身一凛,猛地反应过来。

    他深吸一口气,强行将那股狂喜压了下去,迅速调整面部表情,恢复了那种恭谨中带着一丝恰到好处孺慕的神情,仿佛皇爷爷的召见只是寻常问话。

    他站起身,整理了一下衣袍,确保没有任何失仪之处,然后才对着殿外沉稳应道:

    “孙臣领旨,这便前往。”

    说完,扭头看向吕氏。

    只见吕氏对他微微颔首,眼神中带着鼓励,更带着提醒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