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大明:让你死谏,你怎么真死啊? > 第233章老朱:张飙没死?你渣渣呜呜的想死吗?!【求月票】

第233章老朱:张飙没死?你渣渣呜呜的想死吗?!【求月票】(1/5)

    华盖殿内,檀香的青烟笔直而上。

    老朱端坐在巨大的龙椅上,面前堆积如山的奏疏仿佛永远也批阅不完。

    只见他拿起一份来自北平的加急军报,是燕王朱棣所上。

    “呵,老四……”

    老朱笑着叨咕了一句,目光锐利地扫过奏报内容。

    朱棣在奏报中详细讲述了北元残余部落,近来频繁扰边,小股骑兵屡次犯境,劫掠边民的情况。

    虽然没有酿成大患,但其行径愈发猖獗。

    所以,朱棣请求老朱允许他率领精锐出塞,进行一次短促而有力的清剿,以‘慑服宵小,靖安边疆’。

    老朱看完朱棣的奏报,手指无意识的在‘出塞清剿’四个字上轻轻敲击着,眼神明灭不定。

    北方不稳,他是知道的。

    朱棣镇守北平,直面北元的压力也确实大,此次主动出击,以攻代守,符合其一向的作风,似乎合情合理。

    但是……

    今时不同往日。

    老朱因为张飙的一番折腾,对藩王儿子已经不像以前那么信任了。

    特别是朱标之死的真相,隐隐牵扯出还有一位幕后黑手。

    而老朱不止一次怀疑,那位幕后黑手是一位藩王,甚至直指燕王朱棣。

    所以,在这种情况下,朱棣的任何举措,都会被他放大数倍去质疑。

    哪怕在他看来是合情合理的行动。

    只见老朱随手放下朱棣的奏报,目光转向垂手侍立在侧的蒋瓛。

    “蒋瓛。”

    “臣在。”

    蒋瓛立刻上前一步。

    “北平那边,燕王府近来除了整军备武,可还有别的动静?”

    老朱的语气平淡,听不出喜怒。

    蒋瓛似乎早有准备,立刻躬身答道:

    “回皇上,据北平眼线回报,燕王府近来确实在厉兵秣马,但除此之外,另有一事颇为引人注目。”

    “讲。”

    “今年开春以来,燕王府组织军户、民夫,在北平周边大肆屯田,其规模远超往年。据估算,新垦及深耕的田亩,比去年多了近三成。”

    “哦?”

    老朱眉毛一挑:“多了三成?老四何时对种地这般上心了?他给出的由头是什么?”

    “回皇上,燕王府对外宣称,去岁江南大水,漕运不畅,朝廷太仓耗用甚巨。”

    蒋瓛道:“而北地近年风调雨顺,燕王殿下体恤朝廷艰难,故扩大屯田,以期自给自足,稍解朝廷北疆粮饷之困。”

    “体恤朝廷艰难?”

    老朱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,眼中却毫无暖意:“咱这老四,倒是越来越会说话了。”

    这番评价,听起来冠冕堂皇,无可指摘。

    但老朱的疑心却越来越重。

    他朱棣是什么人?

    那是从小在战火里泡大的!

    其野心勃勃,志向在纵横沙场、开疆拓土,何时变得如此深明大义、体贴入微了?

    【事出反常必有妖!】

    老朱眼中精光一闪,手指无意识地敲着龙椅扶手。

    【扩大屯田,增强底蕴……倒像是在为什么大事做准备……】

    【难道是……积攒实力?】

    【是了!】

    老朱心头大动,忽地想起了张飙那疯子查到的‘养寇自重’。

    虽然张飙查的是南方漕运和卫所,但这‘养寇’的思路,未必不能用在别处。

    【难道老四也想玩这一手?】

    【他想借着北元扰边的由头,不断向朝廷要钱要粮,同时拼命屯田积谷,壮大自身?】

    这个念头一起,就如同野草般在他心中疯长。

    他再次看向朱棣那份请求出兵的奏报,眼神愈发深邃。

    【老四啊老四,在这个节骨眼,你最好别轻举妄动,否则,咱们父子之情,怕是要断了!】

    【不过,你想出兵?咱就准你出兵!】

    【咱倒要看看,你是真去打鞑子,还是演一出戏给咱看!】

    “准了。”

    老朱提起朱笔,在朱棣的奏报上批下一个‘可’字,但随即又补充了一句:

    “告诉兵部,燕王所需粮草军械,按常例拨付,不得额外添加。”

    “另,着令辽东都司、大同镇密切关注塞外敌情,若有异动,随时策应,不得有误。”

    他这是既同意了朱棣的请求,又暗中加以限制和监视。

    批阅完朱棣的奏报,老朱似乎不经意地又问蒋瓛:

    “如今‘文学盛典’正在京中举行,天下才俊云集,燕王府那边,可有什么动静?朱高炽、朱高煦、朱高燧那三兄弟,就没想去凑凑热闹?”

    蒋瓛心领神会,皇上这是要试探燕王子弟是否有结党揽才之心。

    他谨慎答道:

    “回皇上,燕王府三位殿下,自那件事之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