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穿越朱由检,请大明赴死 > 关于伪史论,天主教,徐光启的说明

关于伪史论,天主教,徐光启的说明(1/2)

    从一个月前开始,为了这个章节,看过的论文可能有几十篇。史料更是不计其数。

    为了写好故事,而不是写史料,我只能删减了大量细节。

    这里稍微补充一点点。

    ---

    接下来,说一下我的观点,并准备迎接订阅衰减

    (如果本书被封更好,我在这里刚好加个补丁,书被封不算我太监哈,我还是中国人。)

    【伪史论】

    我开书之处,在第一章,不经意出现了徐光启的名字,就出现了一些评论。

    我印象中还有个评论是让我杀徐光启全家的,一时找不到了。

    关于伪史论,我不在这里做任何讨论和辩解。

    因为没有意义。

    网络上吵架是吵不赢的。

    我就简单说说我对伪史论的看法。

    在朝鲜史观里面,长江以北,都是他们的“自古以来。”

    而在越南史观里面,长江以南,是他们的“自古以来。”

    那么中国人怎么办?

    我们当然是在长江里面游泳泡澡,呆了5000年啊,不然呢?!不然呢?!

    可笑吧?

    我看伪史论就是一样的感觉。

    我认为君子,是不讳言自己的失败的。

    事实上,在明朝,哪怕不是明末,整个自然科学事实上就是落后了。

    数学衰落了,物理、化学等更是没影。

    这种衰落不是说,实用上的衰落,毕竟在明朝,我们还是静进了火药、鸟铳,推动北方形成了两年三熟制,并且在各种西方传入各种器物后很快就能跟上,甚至青出于蓝。(明末广东佛山造的铁炮,甚至比葡萄牙造的还要好。)

    我说的是“科学”理念上的衰落。

    西方在明朝同时期,掀起了因信称义的宗教改革,推动了文化复兴,发起了大航海。

    各种大学拔地而起,几何原本这种古希腊的著作被重新接纳,并四处印刷传播。

    西方的传教士为了传教,载了7000册图书过来,将明朝视为蛮夷、无科学之地。

    在脱离了黑暗中世纪以后,他们居然忘了自己曾经的愚昧,反过来居高临下去看待华夏的野蛮了。

    反观明朝呢,仍旧是科举取士,一群人孜孜不倦,围绕这两千年前孔圣的语录大做文章。

    科举的试题都不够出了!

    前面有全订的人,应该知道,我不是一个极端的二极管。

    我一向是,儒家有好,儒家有坏。车营有好,车营有坏。人呢,也是有好有坏,甚至一个人不同时期也是好坏各异。

    但唯独伪史论,根子上我就认可不了一点。

    我是中国人,不是韩国人,我不需要去论证我曾经很强大,是被“汉奸”窃取了知识才衰弱的。

    输过就输过,但现在终究是我们重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,不是吗?

    好,我对伪史论的看法就这些~

    阿Q之学,勿来沾边,谢谢。

    【天主教】

    首先给我书友中如果有基督信徒的话,我道个歉哈。

    我对各个宗教同样没有看法,只是喜欢从经济、政治角度去看待他们而已。

    天主教能成为世界宗教,是有其优越性的。

    抛开通常说的对生死的满足以外,最重要的在我看来就是“排他性”,“组织性”,“自发扩散性”。

    去看中国近代的宗教传播论文,可以看到,佛、道、天主放在一起,天主一定是传播最猛的那个。

    主角说“科学要与宗教分开”。

    并不是说,怕宗教影响科学发展——西方也不见得就受到多大副作用。

    只是主角必定要掀起科学浪潮,而这种科学浪潮,在1627这个时候又恰好与天主教绑定在了一起。

    那么很有可能上有所好,下必效焉,天主教也跟着在明朝蓬勃兴起了。

    偏偏这个时期的天主教本身就带着浓厚的文化殖民、殖民先锋的意味,又受西方教会控制,危险性实在有些略大。

    毕竟主角推广“科学”的力度,是一定会比崇祯更大,更彻底的。

    所以主角会在一开始就尽可能去摒弃这种潜在危机。

    但灵魂的缺位、羸弱,注定需要一些东西去补充。

    我暂时没想好要怎么处理,毕竟宗教确实有宗教的意义在,明朝这个时代,也不存在我们当前信仰的存活空间。

    以上是我关于天主教的看法。

    顺带发一个不负责任的小推测,各位当野史看就好。

    崇祯因为崇信上帝,下令天下名字有“天”的,都改为大。

    祖大寿,就是这样从祖天寿改名的。

    有书友说,崇祯崇信的应该是昊天上帝,而不是天主的“God”。

    我一开始也是这么认为的。

    但写完这一段剧情后,突然不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