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大明兽医,开局给朱标续命 > 48 变化

48 变化(2/3)

一个“老王八”,应该是个上了岁数的人。

    许克生含糊着应付了过去,

    “矛盾已经解决了。”

    许克生给他续了茶,

    “尝尝酥饼,是各种果馅的。村里的一个老嬷嬷送我的,味道可比城里卖的强。”

    董百户吃了一个,眼睛亮了,

    “嗯,好吃!这个是山楂馅的。”

    许克生笑着介绍:

    “这个是香圆馅,这个是杏馅,这个是枣馅,……”

    ~

    太阳西斜,晚风已经带着凉意。

    董百户起身告辞。

    许克生将刚吃的果馅顶皮酥给包了几个,留着他路上吃。

    几日不见,许克生察觉董百户瘦了不少,眉宇间也带着愁容,便关切道:

    “惩罚你们了?”

    传闻罗管家用军法管理侍卫、仆人,手段甚严,手下的侍卫、奴仆都怕他。

    “还没有。”董百户叹了口气,“轻则打五十军棍、罚俸三个月,重则赶出国公府。兄弟们都很担心。”

    !!!

    许克生大吃一惊。

    五十军棍足以打的皮开肉绽,竟然只是轻罚?

    怪不得他们都这么怕罗管家,那老贼下手真黑!

    并且侍卫们提心吊胆,惶惶不可终日,又何尝不是一种惩罚。

    罗管家是懂拿捏的。

    许克生安慰了他几句,

    “小公子只是遭了点罪,人没有大碍,应该不会太重的。”

    董百户苦笑道:

    “咱们认为事大事小不重要,关键是罗管家怎么认为。”

    许克生回屋给他拿了一瓶金创药,

    “我知道国公府不缺药,不过这是我自己配的金创药。”

    董百户道了谢,接过瓷瓶,小心地揣在怀里。

    万一这次被打了军棍,这就是救命的药了。

    许克生送到村口,看着董百户纵马远扬。

    回到家,重新泡了茶,端着进了屋。

    回归正轨,开始学习!

    ~

    暮色沉沉。

    上元县衙。

    公房里已经看不清字了,杜县令起身回了内宅。

    妻子带着幼子在院里玩耍。

    “娘呢?”

    “说是去杜检校家了。”

    “哦。”杜县令在廊前坐下。

    母亲和府衙杜检校的母亲谈得来,两人常在一起闲聊。

    妻子将孩子交给他,去厨房准备晚饭。

    杜县令逗着儿子,教他念“人之初”。

    老母亲从外面回来了,快步走到儿子身旁,神神秘秘地说道:

    “儿呀,娘这次听了一个大消息!”

    杜县令笑道:

    “什么消息。”

    母亲经常带来一些官场传闻,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故事。

    为了哄母亲开心,每次他都认真听,转眼就忘了。

    老母亲一拍巴掌,低声道:

    “这事还和你有关呢!”

    杜县令终于有了兴趣,抬起了头,

    “是吗?”

    老母亲不再绕弯子,小声道:

    “吏部的那个方主事,腿断了!”

    “什么时候的事?”杜县令吃了一惊,眼睛瞪圆了。

    自己正为他担系风险呢,他却腿断了?

    “今天呗,上午摔的,下午来京城求医,是被架子抬来的。太医院只去了一个医士,连御医都没去。”

    杜县令摇头叹息:

    “他完了!”

    “开饭啦!”妻子在屋里叫道。

    老母亲拉小孙子去洗手,附和道:

    “可不是嘛!朝廷可不会用一个瘸子,何况一个老瘸子。”

    “他是怎么摔的?”杜县令感叹不已,“本来过几年就该致仕了,真是命薄!”

    “说是从驴上掉下来摔的。”老母亲回道。

    “驴子才多高,怎么能摔断腿?”杜县令不禁有些疑惑。

    “岁数大了,骨头脆啊。”给小孙子擦了手,老母亲道,“临到老遭这个罪,他也是个没福气的!”

    ~

    杜县令吃了饭,放下筷子,

    “母亲,儿子得给许克生放行了。”

    老母亲点点头,

    “放吧。”

    捏着筷子,她又有些后怕地说道:

    “幸好他是今天断的腿,要是考过童生试才断,你不是白得罪人了吗?”

    杜县令说了董百户来找的事,

    “儿子当时认为那百户不过是在狐假虎威,就敷衍了他,没想到方主事垮了。”

    老母亲呵呵笑了,

    “许郎中还找了信国公府的人?也不知道他花了多少钱。”

    杜县令猜测道:

    “估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