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俯仰人间二十春 > 64、击梧桐(三)

64、击梧桐(三)(2/3)


    “今日你们两个人都在场,哀家不妨把话说到明处。你护着她,能护一时也护不了一世,被台谏们看在眼里,你们即便是清白便也成了不清白。等到了有口说不清的时候,她的官路也就到头了。她是你挑来的女进士,哀家把她当作宝贝疙瘩一样

    捧着,日后还想借着她选越来越多的女进士、女尚书,她的名声也很重要。她若要吃亏,你就要让她吃亏。”

    太后说到这,又看向郁仪:“我问你,顺天府的人来请你,为何不多带几个人同去?六科给事中里又不仅仅只有你一人,你初来乍到,他们怎么就能找到你头上?哀家知道只有千日做贼的,没有千日防贼的,他们做这个局想害你,自然是防不胜

    防。你才入官场,自己要长心眼,凡事多自己想想为什么,该拒绝该偷懒的时候,也不要逞强。”

    郁仪知道这是太后的一番肺腑之言,她立刻跪下来谢恩:“下官受教了,娘娘的恩情,郁仪没齿难忘。”

    “跌的跟头多了,自然心里就有数了。”太后把她拉起来,“在这紫禁城里,大家衣冠楚楚地都是体体面面的人,但是走出这座皇城,全天下有的是弱肉强食,你到底是个女孩儿,得要学会自保。那朱知事以为你年轻好掌控,没料到你是个硬茬

    儿。”

    “哀家教你,下回再遇到这样的事,你若是害怕自身难保,你便答应下来。不过是几百两银子而已,你再多当几年官,就不会觉得这笔银子多了。”

    郁仪轻声说:“可这是贪......”

    “是啊,这是贪墨。”太后平静道,“是又如何?”

    “哀家从来就没指望过天下所有的官员两袖清风,因为这不可能,哀家若真大刀阔斧地去查,难不成要把这天下的官员全都杀尽,那又有谁来替哀家管理这个国家呢?苏郁仪,你记着,你的命比这些银子值钱多了。”

    为官之道,比郁仪想象中的复杂多了。

    她看向太后,太后也在看她。

    那一刻,郁仪突然觉得太后是一个太特别的女人了。

    人们看向她时,不会再关注她的性别,只会折服于她的威仪。

    在这个常常以男人为主导的国家里,她走到了权力之巅,也在用她的能力来扭转这个国家的乾坤。

    苏郁仪能走到今天,或许是因为她的努力,但更多的是这个时代的选择。

    也可以说是太后的选择。

    如果没有太后,那么苏郁仪只会是历史中的一粒沙。

    籍籍无名,随风而逝。

    是面前的这个女人,给了她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。

    她没有像过去那些女官一样,冠以皇帝妃的称呼,代行朝堂之事。

    而是如同男人一样,有了自己的官身。

    这些不是她努力的结果,而是她的幸运。

    天下所有女人的幸运。

    是太后为她们打开了这一扇窗户。

    她勤勤恳恳地治理着这个国家,也在引导着让郁仪成为一个合格的官员。

    她心志坚定又有移山填海的力量。

    郁仪发自肺腑地感激她,臣服她。

    她有落泪的冲动,又被她克制了下来。

    太后并不知晓她心中翻涌着的情绪,她看向跪在地上的张濯,抬了抬手:“站着说吧,你身子一向不好。”

    张濯谢恩之后才站起身来。

    “你好歹也入了阁,哀家给你留些面子,罚你一年的俸禄当作惩戒,就不罚你枷号十日了。”太后叹了口气,“日后哀家也不想听到半句风言风语,你们俩自己看着办。若真有一日,哀家想帮都帮不了的时候,你们俩就要有一个人离开京师,外放

    去边地,那可真就是天各一方了。"

    “是。”张濯再揖,“臣明白。”

    太后看向郁仪:“你呢?”

    郁仪亦行礼:“下官也明白。”

    看着他们俩一左一右地站着,的的确确是一对璧人该有的样子。

    抛弃情爱多年的太后,心里也渐渐觉得惋惜。

    对她来说,爱情早已不是生活的必需品。

    岁月的锉磨,反倒让她的棱角更加分明。

    太后看着她,仿若看见了年轻时的自己。

    这会是一个遗憾吗?她不愿深思这个问题。

    人生不能只有得,没有失。

    太后相信苏郁仪想得通这一点,但是她反而不能确定张濯的心意。

    他心思重,说得少想得多。

    就在此时,孟司记说刑部的人来了。

    看样子是刑部那边的第一轮审讯已经结束了。

    太后说:“叫进来吧。”

    张濯正欲回避,太后又道:“不用,坐着一道听吧。青月,给张大人设座。”

    孟司记搬了一把椅子过来,让张濯坐在一旁。

    过来回禀太后的人竟是秦酌,他头一次面见太后,看得出是分外紧张的样子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