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俯仰人间二十春 > 83、百尺楼(二)

83、百尺楼(二)(2/4)

   如果那时的她能再圆滑一些,如果那时的她能够对刑部的手段懂得更多一些,会不会王宽就不会落得惨死的下场。

    哪怕只落得一个流刑,也总好过失去了性命。

    在刑部这样的地方,让一个人死,比喝水还要容易。

    许奚审视地看着她,淡淡道:“把你从科道提来时,没想到你还是个硬茬。”

    “我没功夫在这和你白费力气。”许奚道,“这个案子即便是次辅本人来了,也没有翻案的余地。死的姜珩是高掌印的干儿子,你拿什么来承受他的怒气?”

    “高掌印的干儿子没有上百也有几十个了吧,他自己只怕都记不清楚。”郁仪不买账,“说到底还是两个衙门里的事,何苦要害得韩氏丢了性命?"

    刑部的几个堂倌没料到都察院的人先在这里起了内讧。

    他们不敢上前,只远远看着许御史和苏给事站在日头下说话。

    到最后,许奚将卷宗往郁仪怀里一塞:“这事我不管了,有什么事你直接报给傅次辅吧。

    说完,他就走了。

    郁仪不知道的是,许奚曾经也和她一样,想要做一个为民请命的人。

    可当官久了才知道,有些事说到容易做到又太难。

    过刚易折,人至察则无徒。

    当他太追求纯善二字,就会被人视作异类。

    这些年,他在这二字上吃了太多亏,被理想辜负了太久,许奚早已经决心不再做一个好人。

    譬如现在,他把这个案子甩给了苏郁仪,日后她镣铐加身,就与他许奚无干了。

    郁仪拿着卷宗头也不回地进了大牢,她重新走到韩氏身边,心里一直在思索。

    这个案子,归根结底还是高世逢自己在咄咄逼人,而锦衣卫那边是希望能尽快结案的。

    看似是锦衣卫理亏,实则暴露出了一个问题:高世逢不想就这么轻易结案。

    所以他才会看似公允地将傅昭文推出去,因为高世逢心里明白,以傅昭文的为人,是断断不能容许不分青红皂白就结案的。

    如果往更深处考量,或许这个案子的始作俑者就是高世逢本人。

    这些年来,周行章带着北镇抚司,明面上是拱卫京师,实则背地里调查官员们的私隐,既成了太后的心腹,又让整个朝廷的官员们都心中颤栗,高世逢只怕早就看不过眼了。

    他只怕是想假借这个案子,弹压整个锦衣卫和北镇抚司。

    韩氏也好,死了的随堂太监姜珩也罢,甚至是锦衣卫的夏源渤,只怕都是棋子之一。

    就连傅昭文和她自己,也被迫牵涉其中。

    天下乌鸦一般黑,梁王如此,赵公绥如此,高世逄自然也如此。

    古往今来,每一个手握重权的人,都不会把庶民的命当命。

    他们是从哪一步、哪一日开始改变的?

    郁仪盘膝坐在韩氏的身边,她说:“我是来救你活命的。”

    韩氏的眼珠动了动,却依然没有说话。

    “这里没有别人,你把真相告诉我,嗯?”

    韩氏依然不说话。

    某一刻,郁仪觉得自己有点可笑。

    因为她还是和过去一样,救不了任何人。

    也救不了一个一心求死的人。

    他们被打怕了,他们被这残酷的刑具夺走了灵魂,甘愿沦为了被践踏尊严的牺牲品。

    他们也只是普通人,一旦心有死志,便很难再改变。

    希望几次破灭之后,便再也不会燃起。

    可郁仪知道,这次没问完的话,下次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有机会再问起。

    她轻声说:“世人都说你怨恨你男人是个太监,不能给你平凡正常的生活,你因此而心生不满。可你的左邻右舍分明说你们夫妻二人感情甚好,从来没红过脸,也从没说过一句话,他如今已经死了,你不想为他报仇吗?”

    这一句话,竟让韩氏又一次落下泪来。

    她不说话,一个劲儿地哭。

    郁仪见她落泪,想要安慰她,却又害怕自己的手碰到她的伤,只好继续说:“我懂你心里的难过,所以我愿意帮你。这不仅仅是帮你,也是在帮姜珩。他待你一定很好吧,他死得冤屈,你不帮他,还有谁帮他?所有人都说你是与别人勾搭成奸,

    你甘心让他和你永远背着这屈辱之名吗?”

    韩氏颤抖着抹了一把泪,对着郁仪缓缓道:“我与你说实话。那日我去村口磨玉米面,想着到了初五祭拜灶王爷的时候,做些年糕来供给灶王爷吃。没料到才进了家门,我那死鬼丈夫就躺在院子里,胸前插着一把刀。我连夏源渤的面都没见,就

    来了一伙人把我抓了起来,说是我谋杀了我的丈夫。”

    “后来在顺天府,他们没日没夜的打我,最后他们说什么,我便认什么。夏源渤的确是我的街坊,可我只和他媳妇说过话,说我和他通奸,我就是百口也难辩。姑娘,也许你心里不尽信,我和我那死鬼丈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