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从山寨老头乐,到工业霸主 > 第142章 什么叫逆向研发啊?!(这两章技术细节较多)

第142章 什么叫逆向研发啊?!(这两章技术细节较多)(2/3)

就能降低约0.2L/100km。

    算是增程车极为重要的一个标准。

    这些深层的东西,才是增程器真正的难点。

    不花要花大量时间研发和死磕,同样也要让供应商深度配合,少了哪一项都不行。

    “那就选东安吧。”

    许易没犹豫,结果都摆脸上了。

    一个是热脸贴冷屁股,一个是人家上来主动降价倒贴。

    采购成本还是最低。

    这还用思考吗??

    这玩意人家德系豪华车企,都研发上百年了,发动机热效率每往上提升1%都很困难。

    如果他没记错的话,前世混动车型的量产发动机,最高热效率甚至做到了47%。

    而增程类车型的发动机热效率,达到41%就已经相当厉害了。

    这主要是因为双方的技术路线不同。

    混动发动机的特点是“高压缩比+全负荷优化”。

    增程车发动机呢,是在窄工作区间内做极致,也就是“中低转速的极致燃烧效率”。

    这也导致增程车的发动机燃烧热效率,是天然低于插混车型的。

    再加上他们还要考虑“震动和NVH”的噪音问题,做到极致的低噪音和优雅,还得额外牺牲一部分热效率。

    所以增程车能做到40%上下的热效率,就已经是业内一流水平。

    所以增程发动机能搞到41%的热效率,那说一句行业标杆也不为过。

    …

    可以预见,想在短时间内把发动机热效率搞上去,还是非常有难度的。

    会遇上很多瓶颈。

    但是话又说回来了。

    他们星辰汽车搞研发,什么时候怕过瓶颈?

    “嗯,稍后我们会向东安动力的负责人发去意向邮件……”

    王景明接着说:“关于整套增程系统的方案,目前我们也在紧密研发了,总体来说进度还是很迅速……”

    “近段时间我们逆向拆解了市面上大部分主流的混动车型和增程车型,其中包括‘增程式的雪佛兰沃蓝达’、国内首款增程的广汽传祺 GA5……

    还有混动阵营的丰田普锐斯、本田雅阁混动版、比亚迪阵营下的dm车型。”

    可以看到。

    星辰研发中心的工间,几乎摆满了市面上的混动、增程车,全部都拆得七零八碎。

    特别是核心的动力系统,每个细节都有研究。

    几个重点车型,都购入了数台进行分解,并将其中的细节单独归纳了技术手册。

    这个逆向研发的认真程度,在业内都属于很劳模了。

    什么?

    友商私底下逆向研发我们太没礼貌?

    原来我们也在高强度逆向研发友商。

    那没事了!

    对于这点,大家作为业内人士,还是非常理所当然的。

    不拆解,怎么了解?

    不了解,怎么进步?

    不进步,怎么遥遥领先??

    反正不照着专利搬,又符合法律规定,何乐而不为呢。

    工业发展这玩意,其实就是大家互相抄来抄去。

    如果哪天你抄到了行业第一,达到了遥遥领先的级别,那么友商非但不会痛恨你,反而还会主动去购买你量产的车型,更加用心的去研究和拆解,将将你视为进步的标杆。

    说不定,还会为你单独出一份技术手册呢!

    …

    “我们拆解国内外的增程式车型,对动力系统结构已经研究得差不多了,友商的方案都并不复杂……

    但在细节优化和技术结构上,反倒是丰田混动系统对咱们启发很大。

    他们的发动机热效率相当高,THS混动系统的结构精密,集成度是最高的,体积是所有混动式车型里最小的。

    包括实际测试的换挡顿挫,甚至比国产的增程车还要无感一点,启动几乎感受不到振动,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对象。”

    王景明赞叹着说道。

    这个阶段,国产混动、增程车型,也才处于刚起步的时间段。

    要说整个行业哪家车企做得最好,那毫无意外就是日系丰田车了。

    人家在97年的时候,就推出了第一款量产混动车型,要往上追溯,其实60年代起就已经开始布局研发混动技术。

    到现在10年后,在丰田自家的混动领域这块,从行星齿轮组的结构设计、控制算法、电池管理、电机控制,每个环节都有几百项专利保护。

    这套系统有多牛呢?

    从结构上来说,整套系统没有传统的变速箱。

    其中行星齿轮组既是动力耦合器,又是无级变速器,还是功率分配器,让发动机可以始终工作在最佳效率区间。

    哪怕是比亚迪现在的dm系统,其实是绕开了这一套专利技术,用了串并联混动架构。

    简单说就是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