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5040mm规格的车身长度。
你要说第三排怎么宽敞,当然是不可能的。
许易坐下去到第三排座椅,膝盖预留的空间,刚好能塞下大半个拳头。
这已经算他们“得房率”高了。
这个尺寸的SUV,第三排主要用于成人临时乘坐,或是儿童专门乘坐。
星辰最擅长的就是集成化设计,主打一个能抠出来的空间,绝不会浪费。
如果是5130mm,或是5220mm的全尺寸SUV规格,发挥空间会更大。
许易把第三排放倒后,盯着里头看了两秒。
“第三排座椅设计上有点问题,放倒后二排座椅无法通过电调放到最后,头枕太长了,这里改一下。”
这刁钻的眼神,让徐洛江微微一惊。
然后也发现了许易指出的问题所在。
“许总很懂生活化用车啊。”
他感叹。
王景明、王军几名技术负责人凑过来。
“是,三排座椅的确要改一下,预装阶段太仓促。”王景明愣了一下明悟道。
嘶。
这个问题,他们应该发现的。
怎么就给漏过去了?
从技术上来说,算很无关紧要的细节。
可他们这帮子搞硬核技术的,一门心思放在动力系统和更高难度的底层研发去了。
座椅上下的功夫反而粗糙了。
倒是灯下黑了。
“很多人买六座车的思维,其实是为了买一个大四座满配,六座只在需要的时候用,如果第三排放倒了增加后备箱空间,二排还因此冲突调不到最后,很影响体验的。”
许易指了指放倒后的座椅,“另外座椅放倒后尽量做到纯平,最好能人铺个垫躺上去就能睡。”
什么叫细节。
这就叫细节!
有人觉得堆个沙发大冰箱,又有啥难度。
结果真堆上去,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。
做出来不是巧克力味的屎,就是屎味的巧克力。
偏偏就是做不到正儿八经的舒适与丝滑。
归根结底就是这里差一点点,那里又差一点点。
导致上去差不多,坐上去和长期使用的体验感天差地别。
…
很诡异啊!
从车内到车尾,一圈溜下来。
徐洛江感觉自己不是在看一台试制样车,反倒有种看刚装修好的“新房”的既视感。
而许易就是那个卖房的销售,不断对这些“冰箱、彩电、大沙发”进行着规整。
既没看底盘,也没看动力系统,更没把前机盖翻开看集成度。
这和他预料的三大件完全不一样。
一台“很特别”的SUV。
他虽然也了解一些汽车行业,但毕竟不是造车的,单从感官层面来说,许易提出的这几点,都令人感到了极大的舒适感。
这是其他国产车企上看不到的。
徐洛江心里情不自禁涌出一个念头,搞不好星辰汽车真能成……
汽车用钢和高端板材是宝钢的核心业务,占了总营收的25%。
像1000MPa-1500MPa的热成型钢,除了合资巨头外,近些年国产车企的份额也是不断增多。
无论是吉利、长城、比亚迪等车企,都加入其中。
国产车企如果能快速增长和崛起,当然也能给宝钢带来了量的增长和高端钢材料的客户。
根据他们的内部报告。
新能源车作为新兴车型,在高端热成型钢上的需求,往往比燃油车还要大。
因为他们的电池包封装,也要用到铝合金外壳+热成型钢框架的复合结构。
再加上车身重量更大,防撞梁和安全设计用料自然得冗余。
更别说星辰这样的加量用户了。
徐洛江心里琢磨着。
如果星辰在这个价位上真能立起来,那恐怕得当作更加紧密的战略伙伴来对待了,接下来的长期协议双方可以放得更开一些。
接着。
几人坐在车里,在测试场开了两圈。
主要测试了一下避震和空气悬挂的升降速度。
可喜的是全程没有任何纰漏。
由路感过滤了大部分震动,整体是那种软乎舒适的风格,比上一版轿车的调教区别很大。
美中不足的是,增程器的介入还有明显噪音。
空气悬挂的升降充气速度,也似乎也比进口要慢了一截。
陈舟解释第一版样车他们的NVH方案还只做了一半,等到下一版40%热效率发动机完成后,会补足整车的NHV方案。
而空气悬挂升降慢的问题,似乎是ECU控制有点误差,郭川表示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调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