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从山寨老头乐,到工业霸主 > 第220章 锋芒毕露,行业震颤!!(8200字)

第220章 锋芒毕露,行业震颤!!(8200字)(4/6)



    他认为自己已经赢了。

    开玩笑。

    国产发动机和混动什么水平,他还能不知道?

    拿热效率出来说事,也是因为这一苛刻标准,就算放到研发了一二十年发动机的国产燃油车企上,也没几个能拿出来对线的。

    但没过一会儿,这抹笑意就凝滞了。

    只见——

    沉浸了一会的俞年,突然在微博上甩出一张测试报表:““针对某日系高管对我们混动发动机技术的质疑,今日公开我们自研1.5T阿特金森混动发动机的热效率数据图:

    技术参数:14:1压缩比、350bar直喷、电动 VVT;

    台架测试:按中汽研 ISO 1585标准测试,2500rpm、150Nm工况下,输出功率 60kW,燃料消耗率 218g/kWh;

    热效率计算:以汽油低热值 43.5MJ/kg计算,热效率= 3600/(218×43.5)×100%≈40.3%;

    效率 map图:1800-3500rpm、40%-80%负荷区间……

    数据公开透明,欢迎行业同仁验证。”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此张台架参数图一出。

    正在热议的评论区,猛然一寂!!

    黄永强更是对着屏幕瞪大了眼,跟从来没见过似的,不可思议地看着台架测试上的数据!

    嘶——!!

    夺少?

    热效率40.3%?

    不可能!

    绝不可能!!

    他死死盯着,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。

    但俞年敢放上来,自然是专业背书,同时也是按照中汽研的ISO1585标准进行测试,每条数据可计算、可验证,没有用“瞬时峰值”冒充“常用工况”,卡在这个节骨眼放出来,也不存在任何造假的空间。

    堵死了他的退路。

    要知道当下行业的主流发动机热效率,按照以上标准,也就卡在37%、38%的区间,38%热效率已经算能拿出来优异的成绩,即使是丰田旗下搭载双擎混动的两款主力车型,发动机热效率也才将将突破40%,卡在40%-41%的区间,这相对整个造车行业都极为领先了。

    而星辰汽车拿出的这份报告,却显示出40.3%的,尽管排量和峰值数据或许没有丰田顶级混动发动机那么优异,让此前对方的言论不攻自破了。

    黄永强因此愕然。

    他震惊!

    他怔怔无声!

    当看到星辰汽车被爆出伪装车混动路线的新闻,以为是一个机会,认为对方在混动技术层面就是一块烂豆腐,决心报复一把,挽回声誉的同时,还能打击星辰汽车的品牌与新车。

    商业竞争向来如此。

    却没想到,这豆腐陡然化作铁板一块!

    撞得他头晕眼花,胸口气闷!!

    整个人都麻了!!

    …

    双方对线积累的关注度也达到了一定量级,当网友看到了这份“有力回应”。

    齐齐震惊了!!

    “牛逼!40%热效率国产发动机!!”

    “我操……国产之光!国产之光啊!”

    “我说什么了,我一直都说星辰是一家肯用心造车的车企,你们谁能想到,一家纯电车企居然能造出这种数据的发动机,这就离谱啊!!”

    “有老哥们说说,这水平到底咋样,有多高?看着好像是1.5t四缸的排量,这数据很夸张吗?”

    “这么说吧,起码有两三层楼那么高,当下行业1.5T涡轮增压发动机的38%仍可以榜上有名,41%热效率,算得上量产顶级了,更高热效率属于实验室产物,星辰公开的这份台架测试数据能做到这个水平已属于行业第一梯队,是把合资车企都包含在内的那种,只不过披露的信息有限,暂时不能确定他们是通过哪种混动形式,但有这份基础打底,想必怎么做都不会差了。”

    有人热议,有人惊叹。

    汽车发动机之争,仍是行业内人士、爱好者群体愿意津津乐道的话题。

    每当据此讨论,国产发动机总拿不上台面。

    哪怕现如今已经到了国五b时代,国家对大排量大马力发动机的限制愈发严格。

    同级热效率仍然是展现硬核技术的关键点。

    当下。

    星辰1.5T发动机初面世,已有人失声了。

    比亚迪这边。

    王川福是全程观战看“直播”的。

    当星辰发布新车概念图时,他密切关注。

    当星辰被爆出走混动路线时,他心生好奇。

    当星辰和丰田高管对线时,他更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紧迫感。

    都是新能源,他们比亚迪也有混动。

    被丰田高管这么对线,岂不连他们比亚迪也一起骂了?!

    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