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星辰汽车越卖越火,凭借电池技术出圈,内部有负责极星汽车项目的高管痛心疾首,这真是气运被夺!
撞了品牌概念又撞了车标!
现在极星汽车品牌上市,恐怕还要遭受一波“非议”,搞不好是内部有人把品牌概念信息给泄密了。
这种议论刚出现,就被李舒福给按下去了。
开什么玩笑。
撞个品牌名和设计而已,还没上市就开始自乱军心了。
压根没往泄密这方面质疑。
主要也因为,在他看来自家设计团队压根就没多原创,拿他们这个车标来说,不光和星辰很像,也和人家小鹏汽车很像啊!
小鹏还是14年就成立的。
再往前推,还有一家九龙汽车的车标,更是与他们内部极星车标如出一辙,也就多了个圈。
说白了车标这玩意,大家都倾向往简洁明了的方向去做。
做得太复杂,很难让人一眼产生记忆感,对于品牌传播那是大大不利的。
而简洁的图案线条,也就那么些类型,若是翻开全世界几百种车牌来看,大家的设计或多或少都有撞车。
王传福带着高管往发布会现场走,先是撞见了长城魏建兵与李凤英等人,双方打过照面,互相寒暄了一番。
随着星辰旗下子供应链威能公司官宣一代极星电池对外供应,官宣跟宇通客车携手,让比亚迪客车业务和电池业务感到外在压力。
长城那边正好有首款插混车型的战略,王川福有意促成双方合作,如果长城能采购他们的混动系统或动力电池,那也算强强联合了,大力投入进军新能源的战略各家都摆在了明面上,但具体怎么落子,如何攻城略地,每家都有自己的思路。
王川福心知长城内部更多倾向自研,也只能尽力释放着自己的善意,争取有一两款车型促成合作也是可以的,这样起码能进一步扩大比亚迪电池以及混动技术在业界的影响力。
很快,他又看到了吉利的李舒福等人。
“李总,听说你们这个月有新品牌发布?”王川福笑着打招呼,吉利新能源品牌待发近期也有消息披露了,只是还没正式官宣而已,所以他也知道此事。
李舒福看到了他,“是,我们极星汽车本来计划是在17号发布,现在赶上星辰汽车有发布会,干脆往后推了推。”
“极星汽车……这个名字倒是有点巧。”王川福露出思索之色。
“哈哈,我也感觉挺巧的,不过我们极星汽车是‘Polestar极星’,而非星辰这个极星,要追溯起来原创性还是很高的。”李舒福笑了两声,接着也追本溯源说起这款车的成立想法,严肃表明自家的“原创性”。
“Polestar极星”早先是是瑞典汽车品牌。
最早可以追述到1996年成立的瑞典赛车队,Polestar Racing也就是是后来该车队的名称,15年7月沃尔沃将Polestar品牌和公司收购,单独成立了旗下高性能部门。
现在到了17年,双方都有意打造一款高端电动汽车品牌,于是就将“Polestar极星”这个带有赛车属性的高性能部门名称拿来用了。
“我们对标的是国际高端市场,和星辰汽车造不成什么冲突。”李舒福又补充道。
极星1首款只打算生产500台,且是利用沃尔沃的影响力与渠道面向国际销售,拿到国内来卖起码也是一百四十万以上的售价,不指望能卖出去几台,只能说先打个窝再说。
把高端新能源的概念和技术打出去,后续再搞几款平价车型发力,到时候回国也算是“国际知名品牌”,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嘛!!
“这个定位作为尝试是好的,不过国内新能源市场发展也是挺快的,星辰的新车发布要是市场表现好,从上往下打怕是节奏都慢了。”王川福话有所指。
星辰汽车这个研发能力都有目共睹了。
跟非人似的。
平心而论,王川福也很想看看星辰这次在高端新能源车的探索思路。
从爆料的六座与车型尺寸来看,这款车至少也是25万以上的级别。
他们的呕心沥血研发的“唐DM”,冲击高端打到这个价位已经不温不火,颓势尽显。
如果国产新能源中高端价位真能出现个爆款打打样,那他们也不用多费脑细胞了,起码有个参照坐标嘛!
现在的心理就很诡异。
临近发布会亮相。
又怕星辰卖不好,又怕星辰卖太好!!
…
“这倒是,走国际品牌的宣发节奏,是会比较慢的。”李舒福闻言有所触动,下意识思索起来。
极星汽车后续还有海外上市的计划,若是将集团布局高端新能源的希望单单押注在这款车上,未免有些薄弱,且他们也并非全资控股,仅仅只占了一半的股份而已,控制力和决策层面还要考虑沃尔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