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朱元璋的官,狗都不当 > 第一百零四章 内阁

第一百零四章 内阁(1/3)

    大善殿里头。

    李可一脸琢磨的神色看着朱元璋。

    面对朱元璋的提问,李可并不是直接回答对方的问题,而是颇为有些八卦地问起对方道:

    “陛下你这是对胡左丞有什么意见?”

    朱元璋没好气地回他道:“朕问你,你倒是反问起朕来了!”

    李可便道:“我对胡左丞,又能有什么觉得呢。”

    “虽说我俩都同在中书,但其实真正面对面说话的机会,也并不多。”

    “不过每次跟臣说话,对方都很友善,这倒是真的。”

    “就觉得,是个干活挺卖力,然后又比较好相处的人吧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有时候真的怀疑,李可是不是拿这些话来糊弄他。

    只不过…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这倒也算是李可的一贯作风,跟平常对比起来,倒也挑不出来任何的异样。

    朱元璋便又道:“此前朕与你说过,诚意伯刘基是如何评价对方的。”

    李可便道:“是说过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又道:“那你怎么看?”

    李可道:“像胡左丞这样的认真做事,勇于抗事之人,那容易把车辕都拉断,把车都掀翻,也很正常。诚意伯这是认为,胡左丞他能力不够?”

    李可再次问朱元璋。

    朱元璋心想,朕每次问你,你都反过来问朕。

    只好问道:“汪广洋真的尸位素餐,不管事?”

    李可便道:“不管事,应该谈不上,不过当值的时候,的确是感觉有点不是很积极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问道:“那你觉得,这原因是什么?”

    李可无语地看了朱元璋一眼,回道:“这臣哪知道?不过臣倒是路过的时候,听到过一些话吧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便问道:“什么话?”

    李可道:“这汪广洋此时不是与杨宪一起执掌中书的么?然后被杨宪给弹劾他不孝,之后就罢官了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道:“然后呢?”

    李可:“然后......难道是经过了第一次罢官后,就开始心灰意冷?”

    朱元璋:“可朕这不是已经把他又召回来中书了?”

    李可便道:“可你都被别人给撵回去一次了,而且还是不孝,那中书省的其他人,还能跟一个不孝之人好好地共事?”

    “能不阳奉阴违就不错了。”

    “而且陛下你想想啊,若是你跟一个不孝之人走得太近,而这当值的时候,又是难免的,那别人怎么看你?”

    “别人就会说,这个人怎么跟一个不孝之人一起?”

    “这渐渐吧,可能右丞相,就这样被中书省的其他人给孤立。

    “那干脆到了最后,就心灰意冷,混得一日是一日。”

    “虽说身居高位,但每日都是其他人异样的眼色,那这右丞相当着,也没什么意思。

    朱元璋又问道:“那你呢?”

    李可:“我什么?”

    朱元璋:“你又跟右丞相关系如何?”

    李可道:“咳!我的话,就是一般般的关系吧,见面点头作揖行礼的关系。既然当初陛下已经惩罚过对方了,那臣倒也对他没什么太大的意见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心说,朕问你对他有没有意见了吗。

    ......

    朱元璋又道:“可对方这个模样,想必接下来,也不可能再好好地当值了吧。这中书省,又该找不到合适的人了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最后,朱元璋也不得不感慨了一句。

    李可看了看对方,这不恰恰就是推行内阁最好的时机。

    真要让胡惟庸上去了,到时候胡惟庸一定通过各种手段拉拢别人,然后祸害朝堂。

    到时候自己身处其间,也难免要面临危险。

    然后李可便对朱元璋道:“陛下!臣有一个主意!”

    朱元璋心想一定是个馊主意。

    但接下来还是让他说:“哦?什么主意,说来听听。”

    李可便道:“其实朝廷何须非得有一个丞相,臣就这么假设吧,假设汪右丞相真的不想干了,想回家,那陛下你就让他回家好了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便道:“右丞相回家了,那谁来主持朝堂上的事?”

    李可道:“陛下可以请五个智囊,五个智囊,分别对同一份奏疏,写上他们自己的处理意见,然后再让人把这些处理意见,都交给你,你再读他们的处理意见,你觉得他们那个好,你就让六部去施行就行了。”

    章哲凤乍一听到那个办法,就感觉那个办法对自己是重小利坏。

    胡左又道:“他不能给那七个人每人一个七品官,至于丞相嘛,不能直接是要了。”

    李可道再一听那句,更加地兴奋了。

    可很慢,一盆热水又泼了上来,只见李可道道:“这意思不是说,以前所没事,都得朕来决断?”

    章哲道:“那丞相有了,这样样由陛上他自己来决断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