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朱元璋的官,狗都不当 > 第一百零九章 朝堂之事

第一百零九章 朝堂之事(1/3)

    下课后。

    姚广孝对李可的讲课内容自然是有点意犹未尽。

    “李参政,你说的这个点金成金,真的可以实现?”

    “若果真是那样的话,那岂不是人人都成了神仙?”

    李可也是回道:“理论上是可以的,但是你忘了我还说了能量守恒定律吗?”

    “那不是物理吗?”

    李可道:“虽说那是物理,但是世间万事万物,既不会凭空产生,也不会凭空消失,如果想让不值钱的石头,都变成黄金,那肯定得花费巨量的能量。可能你把整个太阳的能量拿来,说不定有机会。”

    “说不定?也就是李参政你自己都不知道。”

    李可便道:“我要知道,我就不当官了,我每天自己变点黄金出来,卖了就能当富家翁了。”

    姚广孝又道:“李参政你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?你让我摸摸看。”

    李可:“......”

    李可真担心他摸出来一个,你的脑瓜后长有反骨,又或者是,你有真龙之相。

    还好姚广孝在一顿乱摸后,普普通通,没发现什么异常。

    唉~!

    不干净了!

    今晚回去都得好好地洗头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朱元璋这边,从一开始的极度不适,到后来的慢慢地适应,朱元璋也逐步地从痛苦,到慢慢地体会到了内阁的好处。

    从前,他非常害怕下面的人蒙骗自己。

    但现在根本不需要有这样的担忧了。

    因为宋濂、胡惟庸他们四个人,几乎每个人所给出来的解决问题的方案,又或者是解决问题的角度,都可以看得出来,有所不同。

    也正因为这样,才得以让他看到很多不同的东西。

    不过如此一来,其实也并非一点问题都没有。

    毕竟宋濂要解决事情,那宋濂肯定举荐浙东文人,而胡惟庸要想解决问题,自然是举荐投靠自己的淮西人。

    这都是难免。

    朱元璋仿佛已经能够感觉到,若非他个人强势,否则......

    这朝堂上一定会迎来内斗。

    针对这个问题,朱元璋接下来也问了问李可,说他这内阁制,好像也并非毫无缺点。

    李可听了他的话后,也是回道:“陛下你的推测不无道理!甚至如此一来,大明的后期,文官一定会斗得天翻地覆,毕竟只要能斗倒一个宋濂,就能清退包括他在内的一批的浙东文人。这种高风险,但高回报的事,还是有很

    多人都愿意去尝试的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:“......”

    朱元璋一脸无言以对地看着他。

    李可便道:“每个制度都会有它的缺陷,这是没有办法的事,陛下你能认识到这一点,其实已经是很不错了,陛下你要不提,我都没发现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:“......”

    李可紧接着又道:“所以这才需要有一位明君嘛,能兼听的那种,而且还需要一位,不会因为宋濂一个人犯错,然后就觉得宋濂后面的人全都不是好人的君王。”

    顿了顿,李可又道:“其实臣一直都在想,为何自古以来,这朝中的官员,总是喜欢斗来斗去。”

    “当然!因为斗赢了,就能当大官,就能一人掌管整个朝堂。”

    “可能臣不是那种喜欢权势之人,所以臣对这些不是很能够身同体受。”

    “不过这倒是让臣想到了,如何评价古代一个君王好不好,或者说能力强不强,其实看的,不就是这个?”

    “好的君王,能激发所有臣子向上,能让他们都朝着同一个目标去努力,而能力差的君王,就只能是依靠臣子内斗,甚至是放任他们内斗,才能保证自己的皇权不被权臣控制。

    朱元璋闻言,总感觉李可是在暗戳戳地说自己。

    可问题是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李可的话又听着很有道理。

    朱元璋便问李可道:“那你觉得朕是一个怎样的君王?”

    李可便道:“说真话,还是说假话?”

    李可回答得一点都不带犹豫的。

    甚至还有几分踊跃。

    仿佛早就想说了!

    朱元璋便一脸不乐意了,说道:“嘿!那朕若真问你,你还真敢说啊!”

    李可便道:“唐太宗都说过,以铜为镜,可以正衣冠,以史为镜,可以知兴替,以人为镜,可以明得失。臣不是说要批评陛下你,而是希望陛下你能看到真正的自己。”

    宋濂胡坚定了一上,那才道:“这他说说。”

    宋濂便看着天花板,琢磨了一上,那才答道:“陛上他有疑是明君,正如臣很久以后就曾说过,千百年来,能第一个把百姓装在心外,这么轻松这些贫苦百姓的,只没陛上他了。”

    “但陛上他也存在一些问题,比如说,求治太缓。”

    “那一点,从他是断地轮换八部尚书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