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师的穿着普遍稀奇古怪。初春的气温还没回升上来,许多巫师就穿着一件袍子在外面走,露出毛茸茸的两条大腿——袍子内侧缀着附有温度恒定术的劣质宝石,用几个小时就得重新注入法力,远远没有加件衣服来得方便,但许多法师比较喜欢“用法术来解决问题”。
酒馆之中,原本充斥着大量没有封地的家族骑士,到处都是聊天打屁的粗豪气息。但如今鹰堡即将和野人开战,骑士们已经被征召离开,因此酒馆里的常客就变成了法师。
跟喜欢烈酒的骑士不同,法师们更加钟爱低度数的果酒,以至于酒馆老板不得不将地窖里的存货全部清空,重新向来自丰饶地的商队下了大笔订单。
酒喝多了,身边又都是学术同行,话匣子便打开了。
大部分法师来海岩城的目的很简单,就是为了掌握这笔巨额奖金的第一手信息。在这个没有互联网的世界里,很多消息靠口耳相传或书信转述是很容易失真的,必须要亲自过去确认才行。
当然,随着聚集在海岩城的法师们数量增多,对应的规模集群效应也开始出现:
大家惊讶地发现,周围的学术同行已经多到“你随便提一个课题,身边立刻会有人说我做过这个”的程度,以至于酒馆里很快便开起了学术讨论会,许多人跟同行吵得面红耳赤、眉飞色舞,恨不得立刻找个空地用法术比划一番。
还未离开的理查德大法师默默地坐在旁边喝着小酒,心里暗自吃惊不已。
外界对法师的普遍印象都是社恐,是因为法师跟大部分人都没什么共同话题。我研究的领域你们都不懂,而你们闲聊的内容我完全不感兴趣,所以还不如窝在家里搞学术。
但法师其实是很需要互相交流的职业,闭门造车很容易卡死在灵感匮乏上。同一个公会还好说,不同地方的就只能借助往返动辄数天半个月的渡鸦来传信。哪比得上如今这么多法师聚在这里,可以直接见面互相探讨学术的?
理查德甚至看到有几个认识的资深高塔巫师,都是平时难得一见的大忙人,却想不到也会跑到帝国的河湾省来。
他赶紧拿着酒杯迎了过去,热情地与对方打招呼。
相似的事情也发生在各个地方。许多法师都意识到,如今正是千载难逢的交流机会,换别人可没有那么大的面子,把这么多的法师全都叫到一起去。
于是海岩城的学术讨论氛围越发浓厚,堪称是盛况空前。
有些专门服务法师的商会,比如卖施法材料的,收购卷轴的,租借渡鸦的……也都闻风而动聚集到海岩城来,美美地做这么多法师的大生意。
这些商会原本都是与施法者公会签订独家供货协议的,双方基本没有在价格上谈判扯皮过。如今卖家聚集城内互相竞争比价,倒是将价格打到比公会价还要优惠的程度,让不少法师们喜出望外,工作闲暇之余又狠狠地采购一波。
原本负责盐岛收税的戴蒙德,随着雷恩升任法赫尔侯爵之位,也跟着开始负责整个法赫尔领地的税收工作。他敏锐地注意到,这些法师的聚集正在极大地刺激法赫尔家族的经济,连忙写信给鹰堡的雷恩请示,是否要趁势调高一波税收,让这些法师和商会狠狠地爆金币。
毕竟等到法赫尔奖结束之后,这些法师们还是要各回各家的,不爆白不爆。
渡鸦上午飞出,当天晚上便飞回鸥堡。出乎意料的是,雷恩在信中否定了他的提议,并且告诉他法赫尔奖以后每年都要进行评选,让戴蒙德“必须确保在评选期间,海岩城内的相关货物市场价格,以一个低于平时的优惠价格进行售卖”。
戴蒙德沉思起来。
这个世界当然是存在促销活动的,却没有像“双11”这种在固定时间进行的大范围促销。毕竟没有一个经济腾飞的工业强国在支撑,数量有限的货物、屈指可数的买家,以及效率低下的渠道,很难支持大规模的营销活动。
然而,法赫尔家族和宝石群岛的走私贸易关系,使得海岩城很容易就能从高精灵那边,弄到各种施法原材料与加工件;如果再利用低廉的货物价格,每年将法师卖家们也聚集到海岩城来的话……
说不定真能创造出比走私贸易还要暴富的收入来源?
既然雷恩已经下了命令,戴蒙德便叫来手下税吏,让他们最近放松查税工作,默许一些商铺依靠偷税漏税来降低成本,但谁要是敢趁机提价赚钱……哼哼。
聚集在海岩城的法师们,又是和同行尽情交流,又是各种采买购物,这段时间几乎是乐不思归,甚至都不知道有野人大军正在南方的蛇虫山脉之中蓄势待发,随时都可能侵入到海岩城这边。
数日之后,鸥堡门前的广场立柱上,终于张贴出法赫尔奖的具体信息。
法赫尔奖共分为六个奖项,其中五个奖项分别对应五大法术学派,要颁发给“最具备创新和影响力的学术成果”。再看负责评奖的委员会,有帝国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