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一梦维艰 > 第257章 无声的交锋

第257章 无声的交锋(2/3)

,一边利用我们帮他登上王位,一边又想靠近基尔夫帝国,不过骑墙派的下场向来都不会很好。”李患之没有顾及几人的眼神,依然盯着密折自顾自的说道,语气中显然带出一丝怒意。

    施梅婵身为中枢阁值守大臣,作为李患之的“机要秘书”她深知此刻的女皇已经被密折中的事情激怒,不过女皇没说事情的原由,她也无从提出什么建议,只能试探道:“陛下,出了何事?切不可动怒,伤了龙凤之体!”

    李患之这才放下手中的密折,随意的放在书案上,转过头有些略带冷笑的指着密折说道:“高玉昕送来的,你们也看看吧!”

    中枢阁几位大臣遵旨上前,纷纷围拢到书案之前定睛观看。

    “这...!”几位大臣看罢,均是一脸的诧异之色。

    “看样子爱德华兹是不想被我们牵制,给朕玩了一手制衡之术,不过这件事上,基尔夫帝国的动作还真是够快的。”李患之坐在一边的楠木雕花软椅上,手中端着一碗杏仁红枣汤并没有喝,只是轻轻的吹着,转而说道:“那位马杰拉捷娜二世女皇怕是我们控制了福斯特瑞王国,对基尔夫帝国产生威胁,才和我们弄了这么一出把戏,看来她对我们的芥蒂很深啊!”

    其实马杰拉捷娜二世的担忧并无道理,在德玛拉大陆的东部地缘棋局中,福斯特瑞王国对基尔夫帝国而言,绝非普通的邻国,而是关乎其东部边疆安危的 “战略命门”。

    从地缘根基来看,福斯特瑞王国横亘在基尔夫帝国东部,两国共享一条绵延千里的边界线。

    这条边界线既是贸易往来的通道,更是基尔夫东部防御的第一道防线。对基尔夫而言,福斯特瑞的存在如同 “天然缓冲带”:若福斯特瑞保持中立或倾向己方,基尔夫东部边疆便能避开直接面对外部威胁的压力。

    可一旦福斯特瑞倒向对手,这条漫长的边界线将瞬间转化为 “压力线”—— 基尔夫需分兵驻守千里边境,极大分散其有限的军事资源,这对需兼顾西部、南部的基尔夫而言,无疑是沉重负担。

    更关键的是地形赋予的战略主动权。福斯特瑞王国西部边境并非平坦地带,而是盘踞着海拔千米以上的丘陵与山地,形成一道居高临下的 “地理屏障”。

    反观基尔夫帝国东部,多为地势平缓的平原与河谷,几乎无险可守。这种地形落差意味着:若福斯特瑞被敌对势力掌控,对方可依托西部边境的高地部署防御工事或军事力量,轻松监视基尔夫东部的动向。

    一旦冲突爆发,敌军顺着山地俯冲而下,能快速突破基尔夫东部的平原防线,直抵其腹地 —— 这种 “由高打低” 的地缘优势,让福斯特瑞成为悬在基尔夫东部头顶的 “利剑”。

    而天明帝国帮福斯特瑞修建的 “科林城至西部边境商道”,更让这种战略风险具象化。

    表面上,这条商道是为促进贸易,可其平直宽阔的路面、沿途配套的驿站与水源点,实则具备 “军民两用” 的潜力。

    以往,从科林城向基尔夫东部边境调兵,需绕行崎岖山道,至少耗时半月;如今借由这条商道,军队可借助马车、骑兵快速机动,行军时间缩短至五日以内。

    这意味着:若天明帝国通过福斯特瑞掌控这条商道,其军事力量能以 “科林城为起点”,快速投送到基尔夫东部边境 —— 而基尔夫东部的防御短板,恰恰放大了这种威胁。

    基尔夫帝国东部长期处于 “城邦联合治理” 状态,土地荒芜、人口稀疏,中央朝廷对当地的管控力极弱:既无常驻的精锐军团,也缺乏完善的预警体系,城邦之间更是各自为战。这种治理困境,让基尔夫东部本身就像 “未设防的后院”。

    此时,福斯特瑞的立场便显得尤为关键 —— 若福斯特瑞是 “友好屏障”,基尔夫尚可借助其西部边境的地形与商道,弥补自身东部治理的不足;

    可若福斯特瑞成为 “敌对跳板”,基尔夫东部将陷入 “外部威胁逼近 + 内部治理薄弱” 的双重困境,甚至可能引发城邦倒戈、边疆动荡的连锁反应。

    所以福斯特瑞王国对基尔夫帝国的战略重要性,早已超越 “邻国” 的范畴,它是基尔夫东部的 “地形屏障”“缓冲地带”,更是制衡外部势力渗透的 “关键支点”。

    失去对福斯特瑞的影响力,基尔夫帝国东部的安全将失去根基,整个东部地缘格局也将彻底失衡。

    正是基于这些原因,基尔夫帝国不能眼睁睁看着福斯特瑞王国落入天明帝国的控制之中,从中作梗就在所难免。

    可是李患之也深谙其中的道理,她之所以要重视对福斯特瑞王国的控制,也正是因为这个王国对基尔夫帝国的重要性。

    其实自天明帝国与德玛拉诸国开启商贸往来之初,便暗中将基尔夫帝国列为核心渗透目标 —— 其目的并非局限于某条防线,而是想通过长期渗透,逐步操控基尔夫的整体政局,让这个东部强国成为自身在大陆事务中的 “隐性盟友”。

    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