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这个学霸过于自律 > 第101章 多尺度筛法,这叫一点进展【二合一】

第101章 多尺度筛法,这叫一点进展【二合一】(2/4)

蒋旭和朱志轩两人在燕园晨跑,吃完早饭直接前往理教楼。

    倒不是他非要让人陪跑,主要架不住室友主动请求。

    尽管蒋旭两人一半行程没跑完就跪了。

    徐铭始终保持着充沛的精力,走上楼梯不多时便来到导师办公室房门前。

    看到门敞开着就迈步走进去。

    伴随目光将办公室内的视野尽收眼底,只见师兄刘新杰正围着导师,并且连博士师兄林伟也罕见在这里。

    让他不得不感叹,导师这里要比郑教授那热闹的多。

    这也使他不由得想到,冯长平教授才是院里,带研究生数量最多的。

    恐怕每天办公室都和课堂差不多。

    林伟率先注意到徐铭的身影,立刻主动打起招呼。

    “徐师弟来了啊。”

    话音落下。

    张鲁平和刘新杰当即停下说话,连忙抬起视线朝面前的徐铭看去。

    “导师好。”徐铭依次问候导师和两位师兄。

    “今天过来是有事吗?”张鲁平开口询问依旧毫不掩饰脸上的热情。

    哪怕身边还有另外两位学生在。

    说完看到徐铭依旧站着,又指向旁边椅子提醒。

    “快坐下。”

    徐铭这会儿没卖关子,闻言下秒连忙表明自己来意。

    “还是毕业论文上的事情,想让导师帮忙。”

    “难道是师弟想更换论文的选题?”刘新杰闻言想到什么脱口询问一句。

    早在得知徐铭要研究优化筛法的时候,他便不怎么看好认为难度太大。

    眼下知难而退及时更换选题,属于很正常的事。

    连林伟也点头道:“早换比晚换强,这样还不会影响明年五月份的答辩。”

    然他们俩话音才刚落下,张鲁平便撇过去一眼,当即对两人说教起来。

    “小徐跟你们俩可不一样。”

    “人家对数论筛法的研究是有进展的,这时候怎么会突然更换论文选题。”

    他虽说当初和刘新杰的观点差不多,对徐铭要优化筛法没有十足信心,不过这段时间和郑以中交流下来,知道徐铭对研究数论很有天赋。

    面对筛法也并非一直原地打转。

    所以就果断从原本的担忧转变成期待。

    刘新杰和林伟显然不清楚具体情况,听到导师这句话下意识瞪大眼睛。

    “师弟。”

    “你的毕业论文已经有进展了?”

    徐铭迎上两位师兄的吃惊目光,脸上挂着和煦笑容接过话茬回应。

    “是有一点进展。”

    “我编写了数值程序,今天过来是想用院里的服务器验证思路。”

    “探索其中函数的形式。”

    刘新杰和林伟,他们两人一个研究生一个博士,怎么可能会不清楚这一步代表什么。

    都已经要验证思路,说明核心理论完成的差不多。

    只差计算支撑。

    这也能叫一点进展?

    关键别人不知道,他们则了解的很,徐铭从确定论文选题到现在也才两三个月。

    速度属实过于惊人了些。

    “难道只是在传统加权筛法上,稍做了升级?”

    两人陷入沉默脑海中不断闪过念头时,张鲁平脸上已然开心的笑出褶子。

    “好事啊。”

    先是不吝啬自己称赞夸奖一句,接着解决关于院里服务器的事情。

    “不过咱们数院的服务器,配置相对老了些,远不如信息与工程学部的硬件。”

    “我和那边交涉一下,你直接过去就行。”

    将导师的话听完,徐铭也很快意识到,自己现在严格意义上来说可不单单是数院的人。

    既然都被数院和信院联合培养,那使用信院的资源完全是很正常的。

    “知道了导师。”

    自己的事成功解决完,徐铭便不打算,打扰导师指点两位师兄的论文。

    但刚要告辞离开,却又听导师聊起新的话题。

    “听郑教授说你要参加高教社杯?”

    “郑教授让我暑假当他的建模课助教,想着高教社杯花不了多少时间就报了名。”徐铭点点头如实说出情况。

    张鲁平微笑道:

    “正常来讲数院参加建模竞赛的比例不低,属于国内培养数学和计算人才的内容,向你这样能提前毕业忙着撰写毕业论文的可是很少。”

    “去体验一下倒也不错。”

    “你这两个师兄,当年也都报名参加过,可惜只拿到国家一等奖。”

    “学生争取把高教社杯奖给导师捧回来,”徐铭听完这几句话脱口回应句。

    “这么想就对了。”

    张鲁平很是满意的说:“既然参加那就要把目标定在最高奖项上面。”

    而旁边还在沉默的刘新杰和林伟,纷纷一副像被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