念头快速在脑海中闪过,他微笑着点点头。
“我知道了。”
转眼晚宴结束。
徐铭如约来到酒店的会议室,这里被包下来,当做小范围晚间讨论会的场地。
现场除主持者伊万尼克教授,还包括陶哲轩和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卡茨,以及另外二十位左右学者。
在讨论会正式开始前,伊万尼克热情为徐铭介绍。
包括哈佛和剑桥等数学系知名教授。
徐铭凭借自己的记忆力,很快便熟络融入,积极与其他人进行有深度的平等的学术对话,清晰交流彼此思想。
和其他领域喜欢比年龄资历不同,真正的数学天才本就是年轻时取得学术成就。
例如数学王子高斯。
最近的菲尔兹获得者陶哲轩。
以及现在的徐铭。
所以哪怕是年过半百的资深教授,都会主动向徐铭请教关于多尺度解析筛法的优化难点。
甚至值得一提的是,期间包括伊万尼克在内,很多学者都想邀请他去对方所在的大学攻读博士,显然都想收下他这样一位年轻的数学天才。
但最终徐铭选择了婉拒,表示以后有机会,定要去交流学习。
主要他现阶段的研究重点,还是持续优化自己的多尺度解析筛法。
并不需要特意去海外大学攻读博士。
况且他还是信院研究生,参与着北斗卫星的算法。
后面的时间,他则主要和陶哲轩讨论,关于多尺度解析筛法证明孪生素数的可行性。
双方的思想互相碰撞之下,可以说收获良多。
陶哲轩不愧是菲尔兹数学奖获得者,所研究的数学分支内容比他更为全面,在某些地方提到的观点,让他不由诞生出优化多尺度解析筛法的新方向。
同样陶哲轩也频频点头,时不时还会用笔现场演算。
除此之外。
徐铭注意到,面板上也不断浮现出经验值提示。
【经过努力学习,你的[数学]水平提升了,获得经验值15点。】
【经过……】
最终这场小范围晚间讨论会,进行到近十二点,才算意犹未尽的结束。
在各自返回房间的路上,陶哲轩主动搭话。
“没想到你对孪生素数也有研究,或许你会比我更快在此工作上做出成绩。”
他本想通过研究多尺度解析筛法,寻找到证明孪生素数猜想的法子,但在和徐铭深入交流之后,才发现对方的理解并不比他低多少。
加上人家又是多尺度解析筛法创造者,证明起来无疑会更加容易些。
当然这并不代表他就要放弃。
如今经过这次会议后,各大高校数院和研究所,都有计划重启孪生素数以及哥德巴赫猜想课题。
在这种激烈的学术竞争环境中,自然是谁先完成证明发表相关论文,谁便能获得以及享受里面的荣誉。
成为数论领域的先驱者甚至奠定者。
徐铭之前就在考虑,自己的博士课题,毕竟院里他可还有几十万经费呢。
不递交课题怎么申请使用。
刚好和陶哲轩交流后,对多尺度解析筛法有了新的优化思路。
就算不能彻底解决孪生素数猜想,也可以使其有突破性的进展。
“我也很期待陶教授对孪生素数猜想的工作。”徐铭嘴角挂着笑容由衷回答。
想到能和菲尔兹奖获得者陶哲轩,进行数论领域内的学术竞争,整个人不免从心底涌现出一股斗志。
……
接下来的三天时间,徐铭主要以听报告为主,这对他来说同样是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。
关键比泡在图书馆看文献资料效率的多。
有疑惑可以随时提问。
这使得他的数学学科经验值,又上涨了不少。
尽管距离升级为4级学科还有很大空缺,但却能看到明显的希望。
而国际数论会议的最后一天,徐铭和陶哲轩等人则受邀前往马普数学研究所访问。
马普数学研究所作为徳国知名研究所,在数学界同样有着不低的地位。
面对难得的机会,徐铭不再局限于数论。
反而会主动请教关于算术几何,微分几何和拓扑以及代数几何数学分支内容,当这些相应的问题提出来,连陶哲轩都不由得为之侧目。
万万没有料到,徐铭作为数论领域的天才,竟对其它数学分支也有研究。
要知道徐铭的年龄实打实在那放着,哪怕再天才学习的总时间是固定。
正常来说能在数论领域取得显著成绩,并且创造出多尺度解析筛法这项强大工具,起码要投入绝大部分时间。
结果从提问内容来看,可一点不像只懂浅表的样子。
面对这种情况,心里对徐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