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至于整个项目被海外媒体唱衰,不相信国内能研发出堪比GPS的定位系统。
但现在他们却听到,徐铭表示已编写出算法程序。
且还是独立完成。
任谁突然面对这样一个消息,都会说不出话来,难以判断真实情况。
脑海中纷纷浮现出问号。
按理说徐铭作为总工程设计师孙稼栋院士,点名要求参与燕大北斗项目的人,纵使在信院才只有硕士研究生的学历缺乏经验,但在这种周例会上应该不会无的放矢。
毕竟科研是非常严谨的事情,绝不允许任何马虎。
更不要说信口开河。
不过徐铭如今刚成数学界新星,又在国际数论会议上作为焦点被顶尖学者关注。
明显是对理论数学更加擅长,和应用算法关系不大。
会议室约摸沉默了快五秒钟的时间,最终姚伟泽率先按耐不住,主动开口接起徐铭的话表达出自己的疑问。
“徐师弟。”
“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?”
先是沉声询问句,紧随其后语气缓和苦口婆心。
“师兄明白你想帮忙,想尽快解决北斗卫星导航的城市峡谷定位漂移问题。”
“可这不是算法课后的习题作业,需要长时间细致的研究打磨才行,师弟既然在数论领域取得成绩,那更应该专注理论数学继续深耕。”
他这这番话倒不是有意排挤,完全以自己的视角给师弟合理的建议。
每个人学习的时间有限,同时去研究不同学科,必然会导致精力分散。
眼下明知道理论数学是条金光大道,那怎么看都应该去专心研究才对。
徐铭将姚师兄的话悉数听完,对此却并未在意。
只能说天才之间亦有差距。
普通人永远不知道,真正的天才会有多么妖孽,自然也就想象不到。
然还没等他开口应声,旁边的郭昊强,却像是想到什么突然提出不同看法。
“姚师兄。”
“之前我们参加奥运场馆定位项目,徐师弟仅用一晚便编写出曲率补偿模型,成功解决掉鸟巢全钢结构的信号反射问题。”
“他在编程算法的天赋,不比理论数学差。”
那天晚上徐铭独自撰写曲率补偿模型,毫无疑问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作为信院博士生,他首次被本科生打击到,心中只剩下挫败和无力感。
“小徐的编程算法天赋确实不比数学差,当初也正是因为这点我才跑去数院挖的人。”许崇兴这时淡然出声对自己学生的话给予肯定。
“许教授。”
姚伟泽扭过头讲道:
“关于那篇无线通信汇刊的论文,我也研究过,徐师弟确实很有算法天赋。”
“但城市峡谷的卫星定位信号漂移,难度可要比鸟巢的钢结构反射高出太多了。”
坐在主座位置的黄运良教授,把几人的话听完,最终目光落在徐铭身上。
“编程算法与数学本就是相辅相成,天赋和能力没有什么差别高低。”
表态这么一句,然后抛出新的话题。
“既然小徐已开发出多路径误差抑制算法,那就先和大家讲下整个解决思路。”
“好的黄教授。”徐铭闻言点点头。
话落。
当即认真讲述起来。
“城市峡谷中卫星信号经建筑物多次折射,从而导致接收机定位漂移。”
“根据前期的测试数据,最大误差可达到五十米。”
“在详细研究后,我想到了源自计算机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概念,尝试通过对这种不同路径信号产生的相位误差进行学习估计和补偿。”
“依靠物理模型和深度学习,建立端到端学习框架。”
“最终借助这种多径相位误差学习,能够对多径引起的测距误差进行补偿,从而达到提高定位精度的目的。”
“对于这多径相位误差学习算法,利用载波相位残差构建多路径地图库后,我想应能大幅度减少漂移,让北斗在城市峡谷中依旧保持定位精准。”
徐铭虽然讲的很快,但内容却是十足干货,很快吸引在场所有人注意力。
且神情都无比认真。
如果说刚才大家都表示怀疑,不认为徐铭在参加完国际数论会议后,能够编写出多路径误差抑制算法。
可现在却是哑口无言,根本找不到反驳理由。
能够加入到燕大北斗导航项目,主要负责算法这块内容的开发编写。
谁也不是半桶水晃荡。
怎么可能听不出,徐铭这番话的含金量,在编程算法上确实有着很高水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