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这个学霸过于自律 > 第119章 这下坏了,老家伙们想挖墙脚【二合一】

第119章 这下坏了,老家伙们想挖墙脚【二合一】(2/4)

    “动态水平精度0.61米,高程1.21米。”

    梁占军注意到屏幕中数值,率先张大嘴巴喊出声。

    俨然被这个数字惊的不轻。

    反观黄运良满脸淡然,只是嘴角浮现出笑容,比较随意的评价上一句。

    “今天的实地测试,动态定位精度倒是比我们的仿真实验室验证高出些。”

    而孙稼栋院士则激动的站起身,对此赞不绝口。

    “好。”

    “这才是属于我们的国产定位精度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正当大家沉浸在这份激动氛围中时,系统监控室内很快又响起新的播报。

    “移动目标即将进入涵洞隧道。”

    随着话音落下,顿时又重新吸引大家注意力。

    众所周知。

    卫星导航系统除需保证城市峡谷场景下,定位精度在合理范围内。

    面对复杂环境下,卫星信号丢失严重,仍不能出现偏差太大的漂移。

    否则便无法称作成熟的导航系统。

    需针对这块,进一步修改优化算法才行。

    这点对于补偿算法,可以说是比较大的考验,必须严阵以待。

    就这样在大家耐心等待下,最终数据终于出现。

    许崇兴紧盯着屏幕,这次他第一时间,向众人宣布反馈过来的结果。

    “信号丢失率超过百分之八十五,移动目标定位精度全程保持在0.73米左右。”

    和刚才让大家感到惊喜不同,面对这样一个结果孙稼栋没有任何迟疑,当即伸手双手在控制室内鼓掌。

    “我们做到了。”

    包括梁占军在内的其他人,自然都紧跟着鼓掌。

    直到声音逐渐停下,黄运良这才主动询问,对北斗后续做法非常期待。

    “孙院士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啥时候正式公布,关于国产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精度数值?”

    “等这次测试项目全部结束吧。”孙稼栋同样比较期待的回答这句话。

    北斗导航定位系统,不单单是只国内使用,目标群体还有那些没有自己的定位系统的国家。

    既然是要和GPS抢订单,就绝对不能低调。

    必须亮出最好的数据让所有人知道,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比GPS更加精准。

    而这时梁占军则微皱起眉头。

    顿了下才讲起自己对于这件事的看法。

    “不过以海外媒体的尿性,估计会对我们的北斗导航定位精度提出质疑。”

    “这可是他们的传统。”孙稼栋转过头笑着说:“但我们这回有着十足的底气。”

    话音才刚落下,未做停顿又继续往下讲。

    “针对这次实地测试,届时会直接公布《北斗复杂城市环境测试白皮书》。”

    “用原始观测数据让国际知道独属我们的东方精度。”

    “另外我们还邀请了瑞士SGS集团人员,参与后面几天的定位精度测试,现场认证移动目标的轨迹误差。”

    关于第三方公证,无疑能让一些海外媒体哑口无言。

    但因为多径相位误差学习算法,会在实地测试过程中出现问题导致误差偏大,如此反倒容易让自己丢人。

    本着这方面的考虑,首天测试便没有让SGS认证的人员参与。

    既然现在拿到真实数据,确定多径相位误差学习算法的表现远超预料,那自然就不存在担心的地方。

    梁占军把孙院士的话悉数听完,得知对方安排妥当才算稍微松了口气。

    接着孙稼栋则走到徐铭跟前,以项目总设计师的身份主动与其搭话。

    “徐铭同学。”

    “感谢你为北斗导航项目做出的贡献,你的多径相位误差学习算法节省了大量时间。”

    “国家需要一百个像你这样的天才。”

    再次给出极高的评价,但在场人却毫无异议,都认为再正常不过。

    是徐铭应得的荣誉。

    毕竟多径相位误差学习算法带来的定位精度,所有数据就在那里摆着,真正拿实力和水平说话这时候谁还会去在意年龄和资历。

    何况以单看孙稼栋院士这爱才的程度,恐怕用不了多久资历就会超过他们。

    而事实也正是如此。

    孙稼栋院士的话音落下后,并没有停下的意思,紧随其后又笑着补充句。

    “你对北斗项目的个人突出贡献,我会记录上报的。”

    “另外我和老张一样很看好你。”

    “谢谢孙院士,我会继续努力提高自己。”徐铭猛地站起身连连点头谦逊应声。

    接下来的时间,现场其他人也没闲着,纷纷主动和徐铭搭话交流。

    其中梁占军更是毫不顾忌面子,以非常热情态度搭话的同时还不忘发出邀请。

    “今天你可是给了我们大家一个很大的惊喜,孙院士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