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这个学霸过于自律 > 第125章 物理lv3,真正的学术魅魔【三合一】

第125章 物理lv3,真正的学术魅魔【三合一】(1/6)

    “预测数值和实验值几乎相同,相场模型的效果居然能达到这种程度。”

    杨启航这时终于回过神来,面向张鲁平把报告文件递过去的同时,依旧难掩心中激动情绪,对相场模型的实际表现感到非常震惊。

    主要他心里明白,这项课题仅才进行几个月。

    张鲁平伸手接过文件垂下目光,看了眼便笑着交到身旁徐铭的手中。

    “徐铭你看看。”

    “结果基本符合预期。”徐铭浏览完方才杨工喊出来的几组数值给出回答。

    相比现场其他人,整个人看上去较为冷静。

    在构建新相场模型方程和辅助开发算法时,他获得大量学科经验值的过程中,对自己提出的思路方法可以称作是胸有成竹。

    自然相信相场模型预测出的数值,和实验值基本不会出现多大偏差。

    眼下报告只不过证实自己的判断。

    反观站在后面,探过脑袋看向报告内容的,吕昂和林伟以及佟景行等人。

    脸上肉眼可见的现出欣喜,顿时被巨大喜悦冲击。

    “裂纹萌生时间和长度,都被模型精准预测,徐师弟的控制方程果然没问题。”

    “引入深度学习概念才是神来之笔,只要在我们的算法求解器中输入,实测温控场的热循环曲线,仅需1.5个小时便能完成相场模拟计算,输出裂纹萌生的时间和位置以及临界厚度。”

    “徐师弟的算法方案,极大提高了计算效率。”佟景行接过吕昂的话往下说。

    五句话中最少有四句,都是对徐铭的崇拜。

    俨然被其展现出的学术魅力折服。

    而旁边,还沉浸在喜悦中的杨启航,听着几人对话逐渐觉得哪里不对劲。

    他最早知道相场模型,便是张鲁平研究的领域。

    因此他自然认为,此课题能在短时间内,确定如此惊人的进展,肯定是张鲁平的功劳。

    然现在看似乎并非这么回事。

    好奇心驱使下,杨启航没有把疑问埋在心里,直接看向张鲁平出声询问。

    “张教授。”

    “这位年轻人是你学生吗?”

    “没错。”张鲁平满脸骄傲沉声确认。

    话音才刚落下,紧接着又开口详细解释,完全不存在要把学生的功劳揽到自己身上。

    “徐铭是我的博士研究生学生,在理论数学和编程算法领域都有深研究,此次让其参与相场模型课题,正是他解决相场模型方程的热弹性兼容问题。”

    “除此之外还在算法上,提出深度学习概念,大幅度提高算法求解计算效率。”

    “可以说要不是我这个学生,课题进度绝不会能有现在这么快。”

    “我这也算是沾了自家学生的光。”

    伴随张鲁平把话说完,杨启航眼睛越瞪越大,视线牢牢锁定在徐铭身上。

    眼中满是好奇。

    相场模型课题正式立项时间虽短,但前期他们航发集团已然和张鲁平接触许久,他作为集团方面代表,对张鲁平可以说颇为熟悉。

    但却是首次听到对方,这么夸奖自己的一位学生。

    得知相场模型取得如此大突破,主要功劳在眼前这位看上去双十年纪的学生身上,要说不惊讶那是假的。

    约摸怔神数秒,才主动开口和徐铭搭话,同样没有吝啬自己的称赞。

    “燕大果然是出青年才俊啊!”

    “年纪轻轻便在科研上有这种水平,以后国家又要多出一位院士。”

    “谢谢杨工对我的期望,不过我也是站在导师的肩膀上获得的这些成绩。”徐铭闻言没有任何迟疑,先是对杨启航的赞赏礼貌表示感谢,又保持谦逊替导师说话。

    毕竟他讲的这些的确没毛病。

    若非导师近几年潜心研究相场模型理论,成功填补国内在此领域的空白。

    他就算能力再强天赋再高,短时间内也难实现突破。

   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眼下相场模型的效果,是在导师理论的基础上演化。

    杨启航把徐铭的话悉数听进耳中,对徐铭的观感顿时又提升很多。

    忙摆手接话。

    “年轻人谦虚是好事,但该是你的成绩就是你的。”

    “知道吗?”

    “有了你们的相场模型,今后涡轮叶片的寿命,我有把握提升到百分之两百。”

    “并且预计能减少百分之六十的试车试验次数。”

    “缩短国产发动机研发时间。”

    发自内心有感而发之下,说完他又把注意力转到旁边的张鲁平身上。

    说道:“张教授这是收了个天才学生啊。”

    “徐铭确实是数学天才。”张鲁平脸上都快笑开了花。

    他这个年纪,说实在还能取得的学术成果,已然称得上非常有限。

    如果不出意外的话,恐怕眼下的相场模型,就是他最大的科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