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这个学霸过于自律 > 第131章 见杨老,首次诺奖级成果【万更求订阅】

第131章 见杨老,首次诺奖级成果【万更求订阅】(1/7)

    “你们来看论文的这节,我觉得很有意思,作者通过构造基于德拉姆复形的L上同调,来证明在完备凯勒流形上相应上同调群是有限维。”

    燕大数院理教楼,其中一间讨论室内。

    午后柔和阳光透过窗户照射进来,落在写满了复杂数学公式的白板上。

    旁边桌子表面散落着不少草稿纸。

    大家研究着一篇,关于复流形上分析不变量与拓扑不变量关系的论文。

    吕昂率先抛出论点。

    话音刚落下,便听有人开口跟着深入分析。

    “证明的核心是用了L估计和椭圆算子理论,它强烈依赖于流形上的黎曼度量。”

    徐铭被吕昂喊过来参加这场讨论会,刚开始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兴趣,脑海中仍在思考孪生素数猜想,借助自己的各项能力在大脑中推导后续步骤。

    但听着大家给出论点,下意识投去目光后,思维却不由得活跃起来。

    忍不住去思考论文中的问题。

    论文主要涉及到的,正是微分几何中德拉姆上同调。

    所谓德拉姆上同调定理,是连接局部微分计算与全局拓扑结构的伟大桥梁,由著名数学家德拉姆提出。

    其核心思想是流形上微分形式的积分不变量,可以揭示该流形拓扑空间的‘孔洞’信息。

    可以说德拉姆上同调,提供了一套强大微分工具来研究拓扑问题。

    被称作现代微分几何和拓扑学的基石,是一个非常深刻和优美的定理。

    从某方面来说,徐铭创造的多尺度解析筛法,是为研究数论问题提供强大工具。

    但正如多尺度解析筛法存在优化空间,在徐铭看来德拉姆上同调同样有着局限性,略作思索后终于不再沉默主动参与到讨论中。

    “这篇论文作者的证明,技术上确实无懈可击,不过同时它也揭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。”

    “或者说是德拉姆上同调理论本身的局限性。”

    “局限性?”吕昂和杜翰文等人集体扭头望向徐铭。

    “是的。”

    徐铭点点头确认。

    接着迈步走到白板前,拿起旁边黑色马克笔,边画示意图边进行讲解。

    “德拉姆上同调理论从诞生之初,就与一个特定的光滑牢牢绑定,无论是闭形式还是恰当形式,它们的存在严重依赖于流形C∞是光滑的。”

    “但如果给定一个拓扑空间,我们用它上面的微分形式去刻画它,在奇点出现时就会崩溃。”

    “你是说……像代数簇?”杜翰文作出副思索状。

    “没错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面对的许多对象,比如复代数簇,它们并不是光滑流形。”

    “而是带有奇点。”

    徐铭讲到这里短暂停了数秒,留给其他人消化时间又继续沉声往下讲。

    “这篇论文的全部结论,都建立在流形是光滑的完美假设之上,但如果我们推广到更一般的代数簇上,德拉姆上同调这个理论就不够用了。”

    “它无法直接处理奇点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需要一个更强大的工具,不依赖光滑结构甚至能包容奇点的上同调,这也是许多著名数学家为什么要努力发展上同调。”

    “它们才是通往代数几何深处的桥梁。”

    伴随徐铭的话音落下,讨论室内顿时陷入沉默,大家仍在认真思考。

    约摸过去将近半分钟的时间,吕昂把目光从白板上的示意图上收回目光。

    再次看向徐铭时,略显感慨。

    “如果真能构建出这样的强大工具,那么关于代数簇的深刻猜想说不定会取得进展。”

    而这句话也再次成功打开大家的话匣子,下秒便听杜翰文接过话茬附和。

    “可惜徐师弟主要研究的方向是数论,不然我相信师弟肯定能做到。”

    “这话没啥毛病。”

    “徐铭的天赋其他人确实比不上。”另外两位院里的博士生纷纷跟在后面应声。

    把大家的话悉数听进耳中,徐铭虽将德拉姆上同调的局限性记在心里,却并无要深入研究的打算,毕竟眼下他的重心还是在数论上面。

    优先摘取下数论皇冠上的,这颗孪生素数猜想明珠。

    当大家对这篇论文讨论到这里,正要继续下去,却被从讨论教室房门外面传来的敲门声打断。

    没等大家都反应过来,距离房门最近的杜翰文,已经迈步走过去。

    且不忘询问一句。

    “有事吗?”

    和本科那种上课的形式不同,博士生讨论论文,沉浸其中的话连续几个小时都很正常。

    为避免被外面的人打扰,自然会关紧房门。

    不过当杜翰文拉开门看到对方身影,则是被吓了一跳感到非常意外。

    差不多愣住两秒,才算回过神来,连忙打起招呼。

    “咦……是唐教授。”

  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