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媒体记者闻讯而来,倒也属于正常。
以前单纯发表数学论文,面对某些媒体的采访,他直接让院里拒绝。
但现在却是不太好依旧避之不见。
况且国内数学界沉寂许久,好不容易出现位天才。
正好能让更多人对数学产生兴趣,使得国内数学界可以不断涌现出天才。
不过这对他来说倒也不算什么,毕竟当初高考拿到理科状元的时候,便接受了省里报纸的新闻记者采访,多少也算有点相关经验。
于是又过去约摸一个小时的时间,飞机终于在燕京国际机场顺利降落。
尽管有着唐亚愚的提醒,徐铭有所心里准备,但走过来后还是被眼前一幕给惊到。
放眼望去通道尽头,只见站着很多记者模样人员。
其中不少还正面向摄像机镜头念词。
也不知道哪个记者眼尖,瞧见徐铭后当即喊了声。
顿时便长枪短炮围上来。
“是徐铭。”
近前后递上话筒的同时,快速报出名字,并向徐铭提问各种问题。
“我是燕京日报的记者,能谈下你证明孪生素数猜想后的心理感受吗?”
“你认为研究孪生素数猜想最大的难度是什么?”
“能否讲下你平时的学习习惯?”
“马上就到今年高考了,能给今年的高考学子讲一句祝福吗?”
……
“我嘞个乖乖。”
唐亚愚显然也没想到记者会这么多,下意识脱口忍不住吐槽一句,接着回过神来忙让李由等人帮忙维持秩序。
而就在这个时候,燕京大学数院的人马,也从旁边冲上来很快把场面给控制住。
待周围重新安静下来后,徐铭这才注意到,带队的正是田纲院士以及自己导师和郑教授,外加吕昂杜翰文刘新杰等这些院里的熟人。
除此之外。
徐铭还注意到了人群中的陈璐。
此时对方正用那双明亮的眼睛直勾勾望向他。
刚准备打招呼,耳旁却响起导师声音,还有田纲的话紧随在后面。
“出名的感觉怎么样?”
“这次你可真是在国际数论界,有了绝对权威,尤其现场证孪生素数猜想,更在数学界创造了记录,国家和学校都为你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。”
徐铭还是头回被这么多人围在中间,加上导师和田院士以及郑教授那激动的目光,倒难得有些不好意思。
稍微顿了下放平心态,然后方出声回应。
“其实我是前一天推导完,才在报告会的现场撰写出全部证明步骤。”
“你的论文我们已经看过了,其中你引入代数核心结构模形式和L函数,用于优化多尺度解析筛法,简直能称得上神来之笔这四个字。”郑以中闻言忍不住率先开口。
讲这几句话时,因为激动面色显得有些潮红。
作为几人中真正研究数论的教授,他看到徐铭论文中那些精妙思路和完美融合,怎么可能不兴奋高兴。
说完不等徐铭开口,又迫不及待发言,主动提起另外关于数论的一件事。
“我认为以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的强大,还能用于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。”
“接下来你应该尽快开始这方面的研究。”
“争取趁热打铁,把数论皇冠上的最后一颗明珠,也给摘下来。”
但这时正当他还想继续讲,却被田纲出言打断。
“好了郑教授。”
“关于后续的课题研究,还是等回去后,交给徐铭自己拿主意决定吧。”
将田纲的这两句话听进耳中,郑以中顿时回过神来。
待强行把情绪控制住后才重新开口。
“抱歉。”
“是我考虑的不周到。”
徐铭知道郑以中曾和陈景润交流筛法,对于未能彻底证明的哥德巴赫猜想留有遗憾,看到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后心生希望之下,这才致使情绪显得有些过于激动。
对此他稍微组织下语言,随即对郑以中教授回复。
“郑教授。”
“我明白你的意思,如果有可能的话,我也希望补上陈景润院士的遗憾。”
“为哥德巴赫猜想画上一个圆满句号。”
“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。”郑以中闻言郑重点头。
话交流到这里,张鲁平则看向外围的记者,然后又重新把目光放到徐铭身上发言。
“怎么样……”
“是接受记者的采访,还是直接回学校?”
“那就简单说两句吧。”徐铭脸上现出无奈笑容回应。
接下来的时间。
徐铭选了几家知名官方媒体,再挑几个问题回答后总算把这事应付过去,随即便跟随大家离开机场返回学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