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这个学霸过于自律 > 第160章 居然要证千禧年大奖难题【二合一】

第160章 居然要证千禧年大奖难题【二合一】(2/4)


    法尔格不认为徐铭能在霍奇猜想上有建树,毕竟从数论转到代数几何,刚开始就要研究千禧年大奖难题,怎么看都显得不靠谱。

    到时候真正意识到霍奇猜想的难度,与先前研究数论时的状态相比,势必会产生比较大的前后割裂感。

    徐铭对于法尔格的话,则完全不在意。

    放在之前贸然去研究千禧年大奖难题,可能会比较受挫需投入巨大精力。

    但眼下他在平时研究其它课题时,脑海中能时不时迸发碰撞出灵感,对于证明霍奇猜想只不过是时间问题。

    今天报告会上,提出的导出平展Motivic上同调复形理论便是最好的说明。

    念头停留在这里,他一脸镇定自信回道:

    “感谢法尔格教授您对我的建议,不过大家如果都不去尝试证明这些难题,又如何推动数学界的发展。”

    法尔格一言不发径直离开。

    接下来的时间,随着其他人的报告陆续开始,会场才算又重新安静下来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值得一提的是,按照国际数学家大会历年传统,开幕之后往往要持续数天时间。

    徐铭结束完自己的一小时报告,加上后面又没有其他感兴趣的报告,自然没必要继续在这里逗留,最终同导师和田纲院士商议之后,决定先行离开返回燕京大学。

    至于邱诚桐带队的箐华数学科学中心方面,则暂时留下来多待上几天。

    不过晚上的时候,徐铭还是受邀参加了,挪威科学院院士霍尔登组织的小型交流会。

    其中出席的还包括舒尔茨陶哲轩等熟人。

    且并非讨论数论,而是探讨霍奇猜想新方向可行性。

    而就在这个时候,国内正处于下班时间,网上在线活跃的人数尤为的多。

    大家上午刚看到徐铭获得陈省身奖,还是国际数学联盟专门为东方数学家设立的奖项,心中感到无比骄傲之下对此事的关注度再次提高,以至于使得下午的报告内容刚被国内官方媒体报道,便引起大家的踊跃查看。

    虽然绝大多数人根本看不懂内容,却知晓千禧年大奖难题的名气。

    看到徐铭首次没有报告数论相关研究,反而选择了霍奇猜想之后,第一时间便对相关话题参与讨论。

    “这次徐教授的报告内容有点意外啊,居然选择了代数几何中的上同调体系,难道是真的想证明霍奇猜想。”

    “感觉有点牛啊!”

    “真要是解决千禧年大奖难题,在数学界徐教授就是最权威的那个,到时候菲尔兹奖都是可有可无。”

    “千禧年大奖难题可不是孪生素数能碰的,感觉没有多少希望能解决,还不如继续在数论领域挖掘先把国际上的数学奖项给全拿一遍。”

    “该不会徐神对霍奇猜想已经有把握了吧,所以才在大会上公开提出来。”

    “来个数学博士讲一下,徐教授的报告很厉害吗?”

    “数学博士表示很难全看懂,简单来说就是徐神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,或许能用于对霍奇猜想的证明。”

    “大家不用担心,真要是感觉到难度,徐教授会自己放弃研究的。”

    “说不定徐教授真的能创造奇迹,成为国内首个证明世界难题的数学大师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与此同时。

    远在大洋彼岸的麻萨诸塞州剑桥市,因为时差正值白天的克雷数学研究所总部,研究人员都各自忙碌着,周围随处可见书写的复杂数学公式。

    丝毫不夸张的讲,到处弥漫着数学的氛围。

    作为一家专注数学的非牟利私营机构,以促进数学传播鼓励青年人才,认证学术成就这些理念为宗旨。

    因千禧年面向世界,公布七大世界数学难题,并每道题悬赏百万美金,这项著名的举措闻名。

    本想以此方法,推动数学前沿领域研究,结果直到今天只有庞加莱猜想被解决。

    其余难题依旧悬而未决,困扰无数数学家。

    江豪博士毕业于剑桥大学数学系,因在某项数学结构上完成了优化工作,拿到克雷数学研究所的奖金扶持。

    后直接进入到克雷数学研究所工作。

    作为刚博士毕业的新人,能有幸加入世界知名的数学研究机构工作,可以说已经超过了很多数学生。

    是别人羡慕的存在。

    以前他也自我感觉非常良好,认为自己在数学领域中是比较有天赋的。

    然直到徐铭这个名字开始在数学界出现,他才真正意识到自己以前是有多么自大,明白什么是所谓数学天才。

    毕竟徐铭刚二十出头的年纪,就取得如此高成就。

    其余人根本没有可比性。

    在这种情况下,他很快就把徐铭当做自己偶像,经常关注对方在数学界中的表现。

    此次国际数学家大会,他虽没有参加,却对发生的事情非常了解。

    看到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