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相信等这项全新的物理现象公布出去,肯定会引起整个物理界的震动。”他眼中透着振奋,给人一种迫不及待的感觉。
主要在他看来,若是徐铭在物理界的影响力,超过数学的话。
说不定会真的彻底投身物理。
那时绝对称得上,属于所有物理人的幸事。
徐铭知道王其坤的想法,倒也没有再往下多讲什么。
反正其他天才如何他不知道,但他凭借对时间的利用,以及恐怖的效率。纵使现在从头开始跨界其他学科,照样不会带来什么影响,更何况是同时研究物理和数学。
不多时。
待参观完超净实验室。
几人出来换回衣服,迈步朝着会议室走去。
准备就微结构的搭建方法,展开讨论尝试优化升级,以求更接近精确。
而这时唐亚愚,不知突然想到,还是早有这方面的考虑,在会议室内对等离激元耦合态理论进行补充。
“徐教授提出的等离激元耦合态理论,我倒认为除了是项全新的物理现象外,在高效光领域,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。”
“每项新的物理现象被发现,都有其应用价值,这方面我们后续肯定要深入研究。”王其坤面对唐亚愚的补充,当即点头附和表示同意。
徐铭虽未第一时间开口,心里同样在思考。
其实在完成数学推演后,他脑海中便有着不少初步想法。
知道自己提出的,不单单是一个纯粹的基础物理发现,有着极大的应用前景。
但他同时也很清楚,任何一项理论突破,想转化为实际的应用,都绝非是件容易的事。
何况眼下最重要的,是先完成实验验证。
念头停留在这里往下说道:“具体的应用范围,要等实验数据出来才能确定。”
话落。
大家暂时揭过此话题,把主要精力,放在微结构的搭建方法上。
“李由。”
“你先来给大家讲讲,目前几个可行的优化方向。”王其坤望向坐在旁边的李由,嘴角挂着笑容抛出这句话,给其展现自身的机会。
“是。”
作为最早进入此课题的核心成员,李由显然早有准备,点头应了声立刻站起身。
“各位教授,关于特殊微结构的搭建方法……”
……
转眼来到月底。
临近神舟飞船发射,与天宫一号实验对接的日子。徐铭提前安排好等离激元耦合态课题,以及镜春园那边对霍奇猜想的推导任务,同许崇兴教授,来到燕京飞行控制中心坐镇。
确保GNC算法正常运行,随时处理突发状况。
“有你们过来全程负责算法支持,我们心里可踏实多了。”
飞控中心指挥大厅。
梁占军迎上过来的徐铭和许崇兴等人,丝毫不掩饰脸上的笑容,能看出这段时间,因各方面的压力确实没怎么休息好。
“其实以GNC算法的测试结果看,就算没有我们在这里,照样可以保证航天器的完美对接。”许崇兴同梁占军握了下手,声音爽朗的回应。
他这话自是没有毛病。
从徐铭主导开发出GNC算法,到现在已经过无数次仿真测试,以及可靠性分析。
对接成功率全部接近百分之百。
纵使航天器在复杂太空环境中,遭遇突发状况,算法也能自动排除故障,继续执行对接任务。
而很快,梁占军便把目光放到徐铭身上。
发自内心表示感激。
“这次海外突然通过新的航提案,彻底杜绝我们与国际合作的可能。导致实验舱与神舟飞船对接任务,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。要不是我们运气好,请到徐教授开发自主交会对接算法,结果如何我还真没把握。”
“估计眼下这会儿,海外都还在等着看咱们笑话呢。”旁边黄振海忍不住笑着接上一句。
许崇兴则出声附和道:
“他们那些人向来傲慢,以为搞出个提案,就能限制我们的航天发展。”
“想看到我们的对接实验失败,这个愿望注定要落空了。”徐铭果断参与话题跟在后面说道。
眼下虽然距离神舟飞船发射,已经不剩下多少时间,可大家脸上却看不到丝毫担心,这足以说明问题。
那便是对本次对接胸有成竹。
尽管属于首次,进行自主交会对接实验。
可前期却展开了无数次的数学仿真,以及半物理仿真。
尤其在任务发射前,还组织了一次全系统,全流程的彩排。涉及飞控中心,地面测控站和海上测量船等真实航天器参与。
做到真正的自信。
就好比面对一道有把握的数学题,只需在特定时间,将其解答出来。
自然不会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