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导出平展Motivic上同调复形工具。
对于课题来说,足以称得上是巨大的进展。
因为他根据自己的灵感思维,提出假设后,成功在平展上同调基础上,构造出这项强大的工具。
接下来,只要证明此工具,满足他最初的假设。
使之变成定理。
便相当于拿到了霍奇猜想的全部拼图。
后续要彻底证明解决霍奇猜想,也就不再是问题。
念头停留在这里,徐铭待情绪平复下来后,下意识的查看起数学学科经验。
【数学:lv4(3148/10000)】
“构造出导出平展Motivic上同调复形工具,数学学科的经验值倒是又增长不少,不过按照现有提升幅度,单靠霍奇猜想再次提高学科等级看来是不可能。”
注意到数学学科那栏的数据变化,徐铭叹了口气暗自思索道。
自从数学成为4级学科,继续提升的经验值,已然处在非常高的程度上。
在这种情况下,尽管研究霍奇猜想,接触全新的代数几何分支领域,但想直接让数学变成5级学科,显然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行。
而物理和信息这两个学科,在数学未提高的情况下也无法继续升级。
思索之下这让他不由得萌生出,进入新领域的想法。
主要纵使他的时间和效率,比其他天才强很多,可终究是有限的存在。
精力更不是无限的。
可以说能同时在物理和数学以及信息领域,分别取得这么大的成就,在别人眼中已然是无法想象超级天才。
若继续接触新的学科领域,肯定要暂时停止,对其他领域的课题研究。
暂时还做不到。
所以念头仅在脑海中浮现一瞬,便被他抛在脑后。
接着看了眼电脑屏幕右下角的时间,发现距离天黑还有将近两个小时,索性今天便展开对工具的证明。
正所谓趁热打铁,早日拿到全部拼图,也好证明霍奇猜想邀请全球数学家共同验证。
要知道眼下距离新一届数学家大会召开,满打满算也就剩下一年多时间。
“开始。”
重新坐回椅子上,暗自吐出两个字,立刻证明起来。
翌日。
就在大家享受周末的时候,网上总台官方,突然转发了一则新闻。
正是今年新公布的长江学者名单。
其中徐铭二十多岁的年纪,在里面显得格格不入。
尽管他自己早知道这个结果没啥惊喜,但当眼尖的网友们发现熟悉的名字,却表现的非常高兴为徐铭祝贺。
毕竟徐铭除了教授的身份,更兼具着偶像光环,所取得的每项成绩荣誉,对粉丝来说都属于好事,且正是大家最希望看到的。
各大媒体平台报道之下,立刻冲上热搜榜首,引起网友们的大量留言。
“看到徐教授的名字了,恭喜徐教授。”
“才二十多岁的长江学者,放在以前根本不敢相信。”
“又打破纪录了。”
“在徐教授身上,发生什么事,我都不觉得奇怪。”
“金陵大学发来贺电。”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