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这个学霸过于自律 > 第195章 他引领了一项新的学科分支

第195章 他引领了一项新的学科分支(1/3)

    徐铭听完两人的话,自己也稍感意外,没想到等离激元耦合态理论,在提出大半年之后,又引起了物理学界和公众的热烈讨论。

    他这段时间,都在证明构造的,导出平展Motivic上同调复形工具。

    没怎么关注网上的新闻。

    更不知道,今天科学期刊,公布年度十大突破。

    反观唐亚愚和王其坤两位教授,注视着徐铭脸上浮现的表情,丝毫不掩饰此刻内心的高兴和激动。

    仿佛他们两人才是课题主导者。

    没等徐铭开口,便迫不及待的继续往下讲。

    “这次科学期刊方面的态度,说明目前国际学界的情况没我们想象的糟糕,赛瑟罗格的影响力有限,随着等离激元耦合态理论被更多学者民众认可,或许真有可能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。”

    “确实有这方面的可能。”王其坤接过唐亚愚的话茬点头附和。

    自从见识到徐铭的物理天赋,他们俩个人便把拿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希望,完全放在了徐铭的身上。

    认为对方最有可能,替国内物理学界,打破这份尴尬的零记录。

    所以后面才无比迫切,想让徐铭学习威滕。

    从数学转到物理。

    原本等离激元耦合态理论的出现,让他们重新生出了强烈期待感。

    觉得徐铭获得诺贝尔物理奖,是迟早的事情。

    然赛瑟罗格的所作所为,无疑相当于对徐铭,采取了学界上的封杀。

    导致今后能拿到国际奖项的阻力,大幅度提升,让国人无比气愤。

    连菲尔兹奖都觉得渺茫,又何况是诺贝尔物理学奖。

    然万万没想到,就是在这种背景下,科学促进会竟大肆报道徐铭的物理学术成果。

    释放出一种特别信号。

    于是唐亚愚和王其坤对此事分析后,心思顿时便活跃了起来。

    顾不上手头的工作,便第一时间跑来数院,同徐铭分享这个好消息。

    徐铭自然清楚,对方都是为他考虑。

    不过相比较诺贝尔物理学奖,他仍然对菲尔兹奖更加在意关注的多。

    毕竟早在他第一次,踏进燕大图书馆时,拿到菲尔兹奖的规划便确立了下来。

    由于科学年度十大突破,对他而言只是小插曲,并不会影响他此刻的节奏,很快便失去了兴趣,紧接着索性主动抛出问题询问岔开话题。

    “具体情况就讲给学界评判吧。”

    “最近应用课题研究上,进展起来还顺利吗?”他用漫不经意语气随口询问。

    而当这句话,传进唐亚愚和王其坤耳中,两人脸上的笑容几乎同时消失不见。

    似乎脑海中想起了不好的画面。

    约摸顿住数秒,才见唐亚愚叹了口气,如实讲述道。

    “拓扑光子概念和等离激元耦合态理论,虽说打开了物质互相作用新大门,但想把理论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确实存在着非常复杂的过程。”

    “短时间内的话,恐怕很难有明朝进展。”

    他和王其坤接手课题成果的应用研究之后,尽管依旧是燕大和箐华合作。

    有着充足的研究经费。

    可想把抽象的物理概念理论,变成能创造价值的实际技术应用,从某种程度上讲要比验证实验更困难。

    除需要克服大量困境外,同样离不开灵感。

    这时王其坤也没保持沉默,唐亚愚话音落下同时,便紧随其后补充。

    “目前我们正根据,杨老指点的几个方向,不断进行应用实验。”

    “希望能发现新的惊喜。”

    “主要没有你这位理论提出者的参与,我们的效率下降的可不止一星半点啊。”

    讲到最后一句时,边看向徐铭边连连叹气。

    他的话着实没啥毛病。

    徐铭提出了等离激元耦合态理论,那么由他继续负责后续的应用研究,无疑是最为合适的工作安排。

    说不定能够很快,找到实际应用的契机。

    怎奈这项基础物理发现,本就是徐铭查看资料时,偶然才诞生出的灵感。

    因在高效光和物质互相作用上,具有研究潜力,这才主导参与了实验验证。

    且整个过程,都未耽误霍奇猜想课题。

    哪个占比更重毫无疑问。

    徐铭听完两位教授倒苦水,对此也是哭笑不得,哪能不知道他们的想法。

    略作思考之下,还是选择松了口。

    “眼下数学研究中心的霍奇猜想课题,已经来到最关键的攻坚阶段,所以物院那边的实验就多麻烦,唐教授和王教授负责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也会抽时间,继续对等离激元耦合态理论研究。”

    他的灵感湍流词条,更容易在研究学科问题时,碰撞出其他学科的灵感。

    所以偶尔换下脑子,也是有必要的。

    就比如眼下被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