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这个学霸过于自律 > 第207章 终获菲尔兹奖

第207章 终获菲尔兹奖(2/4)

仅是兼任数学研究员而已,相当于直接变成了数学中心主任院长,两个职位之间的职责也很不相同。

    然还没等徐铭开口回应,旁边的张鲁平则颇为支持。

    他笑着说道:“我看行。”

    “有徐铭担任研究中心主任,将来燕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肯定能成为,世界上最权威的数学研究机构。”

    不远处的许逸阳和刘驰以及李若川等人,尽管未在这个时候发表意见,但从脸上隐隐流出的暗喜表情看,明显是对此事非常乐意看见的。

    他们好歹也算参与了霍奇猜想课题,纵使所做出的贡献比较有限,却从徐铭那里学到了很多数学思维,相比几年前数学水平显著提高。如果让徐铭来担任主任的话,类似的机会无疑会变得更多。

    徐铭自然明白田院士的想法。

    不过就目前而言,他着实没有这方面想法。

    毕竟从研究人员成为研究机构负责人,日常需要处理的事情会更加繁琐。

    会严重影响他的效率。

    再说以目前的数学学科经验值,就算再解决一道世界级别数学难题,恐怕都很难提升到5级学科,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接触其他因领域。

    念头停留在这里,他不卑不亢委婉回答。

    “谢谢田院士对我的认可,但暂时我还是想以研究学术课题为主,所以还是再辛苦田院士几年吧。”

    田纲刚把这句话听进耳中,脑海里便想到了,徐铭除数学厉害之外,在物理领域同样有着成绩,暂时不愿意接手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倒也正常。

    明白了这一点,他倒也很快释然,并未在这一件事上面过多纠结。

    “那好吧。”

    略含遗憾口气的吐出几个字,便不再往下多讲。

    而就在大家,等待开幕式正式举行时,田纲和张鲁平还提起了关于院士申请的事。

    华国科学院院士的评选,有一套严格,漫长且充满共识机制的程序,候选人必须由现任院士,或有关学术团体进行推荐,个人申请是不被接受的,因此候选人必须得到学界泰斗的认可和背书。

    徐铭尽管年龄上年轻,但无论学术成就,还是身后的数学院士都不缺。

    自然能进行申请获得提名。

    不过今年的科学院院士大会已经召开,按照院士两年进行一次评选的流程,要等到下届才能进行提名。

    “燕京大学递交了你的资料,由我以及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王院士陈院士为你进行背书,相信肯定能达到三分之二的赞成票。”

    “说不定到时候我国,会出现一位三十岁的院士呢。”

    田纲说到这里,连自己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,毕竟这可是相当于创造了全新的纪录。

    放在以前绝对想都不敢想。

    徐铭闻言只是点头应声,可能年龄问题,并没有表现出多急切的模样。

    反正以他的水平天赋,到达那个位置,是早晚的事。

    但许逸阳和刘驰以及李若川他们,可就表现的没有那么镇定了,全程都几乎紧绷着身体不敢乱插嘴,谁让院士对于他们而言还太过遥远。

    正所谓,说曹操曹操到。

    当外面传来一阵敲门声,待刘驰走过去开门后,视野中赫然是王立群和陈跃民两位院士。

    “王院士好。”

    “陈院士好。”

    徐铭看到来人,立刻站起身打招呼,许逸阳和李若川则紧随其后。

    “大家都快坐吧,不打扰你们就好。”王立群满脸慈祥让人感受不到院士的架子,及时跟在后面笑着回应。

    很快。

    待众人重新落座后,田纲率先开口询问。

    “你们两位今天突然过来,也是在等本届菲尔兹国际数学奖的消息?”

    “确实有这方面打算。”

    王立群点点头大方承认,但话音才刚落下,又忽地话锋一转讲起另外的事。

    “但除此之外还有两件事情,要同徐铭商议。”

    “王院士请讲。”徐铭听到有自己的事,当即正了下身子主动询问。

    “那我就不卖关子了,这次我们过来,主要是希望你能担任数学学报编委会副主编。”

    “眼下数学学报影响因子,相比之前增长许多,已然初步走向国际,被学界的数学家们认可,但想要真正成长为第五大数学顶刊,还有着比较长的一段路走,所以更需要有一位合适的人带领。”陈跃民不忘在后面详细补充道。

    徐铭把两人的话全部听进耳中,立刻便明白情况。

    数学学报作为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,早在几十年前创办的学术期刊。

    主编皆是由数学院士担任。

    奈何其影响力仅限于国内数学界,无法与海外的数学期刊相比较。

    如今发表了霍奇猜想证明论文,借助前几天刚结束的专属研讨会,终于在国际上占据一定影响力。

    甚至根据他了解的消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