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我是纨绔世子,怎么就要造反了? > 第244章 血火余烬,新朝初立

第244章 血火余烬,新朝初立(1/2)

    倭国,京都。

    暮春的风,带着海水的咸腥与未散的焦糊气息,吹拂着这座千年古都。

    曾经樱花烂漫的鸭川两岸,如今只剩下焦黑的树干和零星的、被硝烟熏染的残花。

    街道上,行人稀少,步履匆匆,眼神中带着劫后余生的麻木与深深的恐惧。

    玄色“岭南”军旗取代了十六瓣菊纹御旗,飘扬在二条城、皇宫紫宸殿等象征权力中心的建筑之上,如同冰冷的烙印,宣告着一个时代的终结。

    “教化营”内,数百名倭国孩童,身着统一的灰色粗布衣,在岭南教习严厉的目光下,笨拙地握着毛笔,临摹着方正的汉字。

    他们口中诵读着拗口的《三字经》,稚嫩的脸上写满了困惑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抗拒。

    营外,一队岭南士兵押送着收缴的倭刀、和服、神道教法器以及成箱的倭文典籍,投入熊熊燃烧的火堆。

    火光跳跃,映照着围观倭民苍白而绝望的脸庞。

    空气中弥漫着纸张、丝绸燃烧的焦糊味,以及一种名为“文化灭绝”的、深入骨髓的窒息感。

    “天皇陛下……松平大人……”

    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跪在化为废墟的天皇宗庙前,老泪纵横,低声呜咽。

    他怀中紧抱着一块被烧焦的、刻有菊纹的木牌,那是他偷偷藏下的唯一念想。

    然而,当巡逻的岭南士兵冰冷的目光扫过时,他浑身一颤,慌忙将木牌塞入怀中,低下头,继续用生硬的汉语诵读着墙上的告示:“……遵汉礼,习汉文,弃蛮俗……违者……斩!”

    欧罗巴,普鲁士,西里西亚前线。

    硝烟弥漫,炮火连天!普鲁士黑鹰旗与协约国联军的旗帜在焦土上激烈碰撞!

    战壕如同巨大的伤疤,纵横交错,吞噬着无数年轻的生命。

    一处隐蔽的指挥所内,冯·施坦因少将一身泥泞的军装,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地图上不断变化的战线。他手中紧握着一份来自柏林的密电,声音嘶哑却带着一丝劫后余生的庆幸:

    “腓特烈陛下急电!岭南……第三批军火援助……已突破大不列颠海军封锁线!抵达但泽港!‘雷霆’速射炮一百门!‘穿甲’火箭弹五千枚!燧发枪三万支!弹药……不计其数!”

    “上帝保佑!终于……到了!”副官激动得声音发颤,“没有岭南的火炮和弹药……我们昨天……差点就被法奥联军突破了左翼!”

    施坦因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。

    他望向东方,仿佛穿透了千山万水,看到了那片遥远的、名为岭南的土地。

    这场席卷欧陆的浩劫,普鲁士能苦苦支撑至今,甚至在某些战线发起反击,岭南源源不断的、堪称“雪中送炭”的军火援助,功不可没!

    那些射速惊人的“雷霆”炮,威力巨大的“穿甲”火箭弹,在战场上成为了普鲁士士兵的“生命线”!

    然而,他也深知,岭南的慷慨并非无私。

    叶凌云……那位东方的秦王,正用普鲁士士兵的鲜血和生命,消耗着大不列颠及其盟友的力量,为岭南……换取宝贵的和平发展时间!

    “传令!”施坦因猛地一拳砸在地图上协约国联军的一个突出部,“集中所有‘雷霆’炮!目标——敌军炮兵阵地!覆盖射击!让那些傲慢的法国佬……尝尝东方‘雷霆’的滋味!”

    “是!将军!”

    岭南,苍梧郡。

    与倭国的死寂、欧陆的喧嚣截然不同,这里正焕发着一种蓬勃的、充满希望的活力。战争的阴霾似乎被隔绝在外,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、工坊的机油味和学堂朗朗的书声。

    广袤的田野上,金黄的稻浪随风起伏。

    农人们弯着腰,在田埂间辛勤劳作,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。水泥铺就的宽阔大道上,蒸汽机车喷吐着白烟,载着货物与乘客往来穿梭。

    道路两旁,崭新的砖瓦房取代了昔日的茅草屋,学堂、医馆、供销社点缀其间。

    码头上,悬挂着各国旗帜的商船进进出出,卸下西方的机器、原料,运走岭南的丝绸、瓷器、茶叶。

    工坊区内,烟囱林立,蒸汽锤的轰鸣声日夜不息,那是格物院指导下新建的钢铁厂、机械厂、纺织厂……岭南的工业心脏,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强劲搏动!

    秦王府,勤政殿。

    巨大的沙盘已被撤下,取而代之的是一幅覆盖整面墙壁的、精细描绘着岭南十三郡及新收复大乾故土的巨幅舆图。

    叶凌云一身玄色常服,负手立于图前,目光深邃,扫过这片饱经战火、百废待兴的辽阔疆域。

    “王爷!”宁宸轩手持一叠厚厚的文书,声音沉稳而有力,“‘均田令’已在十三郡全面推行!无地、少地之农户,皆按丁口分得永业田!官府发放地契!三年免税!各地反响……热烈!”

    “好!”叶凌云微微颔首,“土地……乃民之根本!有恒产者……方有恒心!此乃……立国之基!”

    “工部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