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说:“大家别等了!咱们给每项方法都配‘文字说明+实操图示’,文字写关键步骤,图示画工具用法、摆放位置,比单纯文字好懂,还不用额外抄录换收录,官府传抄时也能少出错!” 农人们刚动手,张氏就扛着新编的篇章分类架过来:“这架加了可调节层板,能放不同长度的图示竹简,方便归类。”康居也赶着车送新防虫草药:“这药混着干草装,密封盒里放一点,竹简能存更久,你们用粟换就好。”宋九看着孟姬家的“文字+图示”记录,方法直观易懂,空盒没人要,脸涨得通红,悄悄让人搬来新密封盒、竹笔:“之前是俺不懂变通,这些你们用,抄录的活俺找别人干,不耽误方法收录!” 孟姬笑着教大家用法:“文字说明要简洁,比如‘便携应急包法’写‘麻布缝包、三层分装、密封储药’;图示要画得准,工具尺寸、分层比例大致不差,士兵、农户一看就知道咋做;每卷图示竹简和文字竹简捆在一起,标注对应篇章,方便汇整时对应。”康居在旁边补充:“西域传手艺也用‘图示+口述’,直观好懂,中原汇整古籍正合适,能让好方法传得更远!” ## 三、支线·淳于越:咸阳议附册颁行,纳入“图文并茂传抄法” 暮色中的咸阳议堂,烛火映着《商君法附册》初步汇整稿与孟姬的实操图示。卫鞅翻着汇整稿说:“温儋漏记民间巧法、编录混乱,说明汇整古籍要‘尊重实操、兼顾易懂’,不能凭‘重文轻民’的老想法,民间方法是变法落地的根基,漏记一处就少一分实用价值。” 淳于越摇着蒲扇,看着带图示的竹简,连连点头:“农人们用‘文字+图示’的方式,解决了‘古法难懂、传抄易错’的难题,这正是‘以民为本’的要义——古籍不是束之高阁的摆设,而是要让农、兵、吏都能看懂会用,才能真正造福百姓!”他提议,让各县官府组织工匠,按“图文并茂”的方式传抄《商君法附册》,每乡留存一册,供农户、士兵查阅;协助汇整的农户、百工,除了“农桑巧士”称号,还可减免半年徭役;小吏再刁难收录民间方法者,直接革职。 赵承这时推门而入,将汇整好的“农事篇”竹简与孟姬的图示样本递过去:“臣建议把‘篇章分类汇整法’‘图文并茂辅记法’写进《文书律》,再设‘附册修订官’,每三年根据民间新创方法修订一次,确保古籍与时俱进、实用不脱节。”卫鞅点头同意,还说要让工匠将核心方法的图示刻在官仓、乡邑的石碑上,方便不识字的农户、士兵对照学习。 淳于越作揖:“古籍汇整乃传承之要,官府顺民之智、传民之巧,既保古法不遗失,又让新法接地气,这才是变法利民、文化传承的根本啊!
ha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