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里入夜后尚且热闹的夜市迅速冷清下来,太阳刚一擦山边,家家户户便急匆匆关门闭户,用粗大的木杠顶住门板,检查每一扇窗户是否插牢。有女儿的人家更是提心吊胆,甚至轮流守夜,枕边放着铜盆锣鼓,一有风吹草动便敲将起来,试图以此惊走恶徒。
面对这愈演愈烈的流言,官府的初始反应,却并非立即着手侦查,而是由衙门口贴出了安民告示,措辞严厉地宣称,此乃“有心存歹意的不法分子,散布谣言,抹黑娄城太平景象,以达到其不可告人之目的”,并警告百姓“不得以讹传讹,扰乱民心,违者重责不贷”。
然而,官府的辟谣,在接二连三爆出的真实案件面前,显得如此苍白无力。赵家、钱家、吴家……越来越多的受害家庭浮出水面,尽管有些人家为了名声选择沉默,但消息还是不胫而走。官府的遮掩,非但没能平息事态,反而激起了更大的民怨与猜疑。人们不再相信官府的公告,私下里的议论更加沸反盈天。
恐惧,如同娄城秋季常见的浓雾,无声无息地渗透进每一条街巷,每一户人家。往日里充满生机的运河,在夜幕下也变得幽深而诡异,倒映着零星灯火的波光,仿佛隐藏着无数只窥视的眼睛。娄城的天空,被一层名为“采花贼”的厚重阴霾所笼罩,压得人喘不过气来。这平静水面下的暗流,正在蓄积着更大的风暴。
ha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