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叶婉清带领的黑龙江队,在中游遭遇 “灵脉冻裂” 难题 ——
低温导致地下灵脉出现裂纹,灵韵泄漏,下游的养鱼场因灵韵不足,鱼苗存活率仅为 50%。
叶婉清研发出 “灵脉修复胶”,注入裂纹后再布设保温阵,二十日后,灵脉冻裂问题彻底解决,鱼苗存活率提升至 90%,渔民们扩大养殖规模,脸上满是丰收的期待。
沈清薇带领的松花江队,中游河段因凡界生活污水排放,导致 “灵韵污染”——
污水中的有害物质与灵韵结合,形成 “毒灵韵”,沿岸百姓饮用河水后出现腹泻、呕吐等症状。
沈清薇带领学员们清理污水管道,布设 “灵韵净化塔”,二十日后,松花江中游水质达标率 100%,毒灵韵被彻底清除,百姓们终于能放心饮用江水,生活恢复正常。
苏晴带领的淮河队,中游 “灵脉分支堵塞” 导致两岸农田灌溉不均,部分区域洪涝,部分区域干旱。
苏晴设计 “灵脉分流闸”,通过阵法控制灵脉分支的灵韵流量,同时布设 “排涝阵” 与 “抗旱阵”,
二十日后,淮河中游灌溉问题彻底解决,洪涝与干旱现象消失,老农们估算今年的粮食产量能创历史新高。
柳若雪带领的海河队,中游 “灵韵盐碱化” 持续恶化,沿岸土地无法种植作物,百姓们只能靠外出打工谋生。
柳若雪布设 “灵韵脱盐阵”,通过阵法去除土壤中的盐碱成分,同时注入滋养灵韵,二十日后,盐碱化土地全部改良,百姓们开始种植小麦、棉花等作物,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希望。
郑蓉带领的辽河队,中游 “湿地灵韵流失” 导致生态恶化,候鸟不再停留,鱼类数量锐减。
郑蓉布设 “湿地恢复阵”,同时投放 “灵韵鱼苗”,二十日后,辽河中游湿地灵韵恢复,候鸟陆续回归,鱼类数量翻倍,渔民们又能靠捕鱼维持生计,生态环境逐步恢复平衡。
吴莲带领的钱塘江队,中游 “潮汐灵韵冲击” 导致河岸崩塌,威胁周边村落安全。
吴莲根据潮汐规律,布设 “防冲击护岸阵”,用阵法缓冲潮汐的冲击力,同时加固河岸,二十日后,河岸崩塌问题彻底解决,村落安全得到保障,百姓们再也不用担惊受怕。
姜小雨带领的澜沧江队,中游跨境河段 “灵韵冲突”——
周边区域的灵韵与澜沧江灵韵相互排斥,导致灵脉波动异常,影响跨境航运与贸易。
姜小雨与周边国家灵韵监测站协同,布设 “灵韵融合阵”,二十日后,灵韵冲突化解,跨境航运与贸易恢复正常,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。
收尾:十队汇合,中游焕新颜
第二十日傍晚,十支队伍如约在黄河中游的三门峡汇合。
此时的各队学员虽比中?1 阶段更显疲惫,却难掩眼中的成就感 ——
每个人的修行服上都沾着江水、泥沙或泥土,手上的茧子又厚了一层,却都挺直了脊梁,展现着修仙者守护民生的担当。
叶尘看着陆续抵达的队伍,金色仙元缓缓扩散,为学员们驱散旅途的疲惫:
“二十日中游治理,大家克服了比源头更复杂的问题,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。
现在各队简要汇报成果,让我们一起见证中游的新变化。”
长江队率先汇报:“荆江河段破解 4 处大型灵韵漩涡,布设各类阵法 124 座,灵韵浓度均衡率达 90%,沿岸 5 个村落灌溉问题解决,凡界航运恢复正常,百姓满意度 100%。”
黄河队随后汇报:“三门峡河段清理灵韵泥沙 30 万立方米,回收灵韵 1200 立方米,布设阵法 88 座,河道深度恢复 1.5 米,沿岸作物减产问题解决,百姓‘灵韵匮乏症’消除。”
其他八队也陆续汇报成果:珠江队支流灵韵均衡率 95%,黑龙江队鱼苗存活率提升 40%,松花江队水质达标率 100%,淮河队农田灌溉问题解决,海河队盐碱地改良 1 万亩,辽河队湿地生态恢复,钱塘江队河岸安全保障,澜沧江队跨境灵韵冲突化解。
叶尘将各队成果汇总,金色仙元在空中形成动态数据图:
“十队共破解中游灵韵异常问题 62 处,清理灵韵泥沙、污染物等 58 万立方米,回收灵韵 3500 立方米,布设各类阵法 1280 座,灵脉流通效率提升 60%,直接受益百姓超 80 万人,间接影响区域覆盖 1500 万人。
中游作为江河灵脉的‘枢纽’,终于重新焕发生机!”
苏瑶补充道,紫色仙元点亮下游流域图:
“中游治理为下游守护打下了坚实基础,但仍需做好长期监测 ——
各队已在中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