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> 第569章 全域屏障?地球防御蓝图启动

第569章 全域屏障?地球防御蓝图启动(3/4)

特别凉快?” 身旁的导游笑着解释:

    “可能是天气原因吧,罗马的冬天本来就凉爽。”

    两人的对话传入叶尘耳中,他与修士相视一笑 —— 最完美的守护,便是让凡人以为一切都是自然的馈赠。

    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    在巴黎圣母院,叶尘团队则将节点伪装成教堂顶部的十字架。

    他们与教堂的神职人员沟通,以 “修复十字架” 的名义,将共鸣器与符文融入十字架内部,既保留了宗教象征的意义,又实现了节点功能。

    当十字架重新安装在教堂顶端时,阳光透过彩色玻璃洒在上面,泛着神圣的光芒,无人知晓这枚十字架已成为地球防御体系的一部分。

    除了文化遗产区域,欧洲的现代都市节点也在同步推进。

    在伦敦,节点被伪装成红色双层巴士的顶部指示灯;

    在柏林,节点融入了街头的柏林墙纪念雕塑;

    在莫斯科,节点则隐藏在克里姆林宫的塔楼避雷针中。

    每一个节点的设计,都充分考虑了当地的文化特色与城市风貌,做到 “因地制宜,隐于无形”。

    1 月 30 日,欧洲首批 15 个节点全部完成布设。

    当最后一个节点 —— 位于希腊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节点激活时,昆仑总指挥部的沙盘上,欧洲区域的金色光带与华夏的光带在中亚地区交汇,形成第一道跨洲的防御连线。

    郑蓉看着实时传输的灵韵数据,对叶尘说:

    “欧洲节点的传输效率达到 95%,虽略低于华夏,但已超出预期。

    接下来,美洲的萨满祭司传来消息,他们已在落基山脉选定了首个节点位置,邀请我们去现场指导。”

    叶尘望向窗外的日内瓦湖,湖面倒映着雪山与蓝天。

    他知道,这只是全球防御的第一步,接下来还有美洲的热带雨林、非洲的草原、澳洲的沙漠、南极的冰原在等待他们。

    但当看到两大洲的防御光带连接在一起时,他心中充满了信心 —— 人类文明或许分布在不同的大陆,有着不同的文化与信仰,但在 “守护家园” 这一目标上,所有人都站在同一条战线。

    三、极地挑战:南极节点的 “冰与火” 考验

    第 3000 年 1 月的南极,正是极昼时期,太阳终日悬挂在天空,却无法驱散冰原的严寒。

    在南极中山站附近的冰盖上,一支由华夏、澳洲、欧洲修士组成的混合团队正顶着零下 30 度的低温,布设南极首批 15 个节点中的第一个 ——“冰原主节点”。

    姜小雨裹着厚厚的灵韵防寒服,手中握着灵脉探测仪,在冰面上艰难行走。

    探测仪的屏幕上,红色光点不断闪烁,指示着地下灵脉的方向。

    “找到了!” 她突然停下脚步,探测仪发出强烈的蜂鸣 —— 这里是南极冰盖下最深的灵脉交汇点,深度约 500 米。

    “开始钻探。” 带队的澳洲蓝袍法师下令,阵法师们取出 “灵韵钻探机”。

    这台机器不同于凡人的钻探设备,而是通过灵韵能量融化冰层,避免对冰盖造成破坏。

    当钻探机启动时,冰层表面出现一个圆形的融洞,淡金色的灵韵顺着洞口向下延伸,如同一条通往地下的光柱。

    500 米的深度,钻探机用了整整三个时辰才抵达。

    当灵脉共鸣器被送入融洞底部时,冰盖下突然传来一阵震动 ——

    是地下灵脉被激活的反应。姜小雨立刻取出防御符文阵盘,将其嵌入融洞周围的冰层中,用灵韵固定:“南极冰层脆弱,必须用符文加固,防止冰层破裂导致节点损坏。”

    阵盘激活后,融洞周围的冰层泛起一层淡蓝色的灵光,形成一道坚固的防护层。

    蓝袍法师注入灵韵,共鸣器开始运转,冰原上方的天空中,一道淡金色的光带缓缓浮现,与沙盘上的南极光点相连。

    姜小雨看着探测仪上稳定的灵韵数据,呼出一口白气,笑着说:

    “没想到南极的灵脉这么活跃,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强。”

    但挑战远未结束。南极的极寒天气对节点的稳定性是巨大考验,普通的灵韵设备在零下 30 度的低温下,灵韵传输效率会下降 30%。

    为解决这一问题,团队在节点周围布设了 “灵韵保温阵”,用灵脉能量产生温和的热量,将节点周边的温度维持在零上 5 度左右。

    同时,他们还在节点附近建立了临时的修士驻守站,站内配备了灵韵供暖系统与充足的物资,供修士们定期维护节点。

    在南极的海洋区域,节点则被伪装成海洋科考站的水下监测设备。

    修士们与凡人科考队合作,乘坐破冰船将节点投放到南极大陆架附近的海域。

    这些水下节点外壳采用抗压的灵玉材质,能承受深海的水压,同时释放出吸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