里渴得轻了些,只起来喝了一次水;第三天,他说腰膝没那么沉了,能自己走到门口晒太阳;到第七天,老姜伯竟能提着半桶水从溪边回来,虽然还喘,但眼里的红丝退了,舌苔也有了些湿润的光泽。
这天傍晚,轩辕刚走到老姜伯家门口,就见老人坐在门槛上,手里拿着个陶碗,正小口喝着什么。见轩辕来,他笑着起身:“先生快来尝尝,我用您说的山药,加了些小米煮粥,可香了。”
粥是淡黄色的,山药炖得软烂,入口绵滑,带着淡淡的甜味。轩辕喝了一口,只觉得一股温润的气息从喉咙一直流到胃里,很是舒服。“姜伯,您这粥做得好,既有营养,又好消化,最适合补脾胃。”
老姜伯笑得合不拢嘴:“可不是嘛。现在夜里基本不渴了,白天也有力气了。昨天我还帮着邻居修补了篱笆呢。”他说着,挺了挺背,虽然依旧微驼,却比之前挺直了许多。
旁边的邻居见了,都啧啧称奇:“还是轩辕先生有办法,这病缠了姜伯一年多,竟被几味药治好了。”
轩辕摆摆手:“不是我厉害,是这天地间的道理本就如此。肺金能生水,肾水靠肺养,就像万物生长离不开阳光雨露。人只要顺应这个理,病自然会好。”
夕阳西下,金色的余晖洒在院子里,也洒在老姜伯脸上,给他那蜡黄的肤色添了几分暖意。轩辕看着他满足的笑容,心里忽然涌起一股暖流——医道之路,或许艰难,但每治好一个人,每让一个家庭重现欢笑,便是这条路上最亮的光。
他想起自己行囊里的竹简,上面已经记录了不少病例和药方。玉竹、麦冬、山药……这些寻常的草木,在懂得“金生水”的道理后,便能发挥如此大的作用。那这世间,还有多少这样的道理等着被发现?还有多少病痛,等着用这些道理去化解?
想知道轩辕还会遇到哪些病症,又能从中领悟出什么医理?且看下集分解。
ha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