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千秋世家:从秦末开始 > 第275章 夏耘深治,变机初显

第275章 夏耘深治,变机初显(2/2)

间,李凌抱着幼子,对刘玥感慨道:“如今局势,如履薄冰。然,每每见你与孩儿,便觉肩上责任重大,无论如何艰险,也须撑起这片天地,护你们周全。”刘玥握着他的手,柔声道:“王爷放心,妾身与孩儿,永远与王爷同心。” 家庭的温暖,成为了李凌在巨大政治压力下重要的精神支撑。

    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    七月流火,天气转凉。李凌决定对夏季的各项工作进行一次总结性的巡查。他再次巡视了几个重点县的农事、水利和仓廪,对夏耘管理的成效表示满意,并对秋收准备做出了部署。他特意检阅了学吏馆,观看了学员们的律令辩论和文书模拟操演,对公孙阙的工作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,并当场擢升了几名成绩优异的学员担任郡府曹吏,树立了“学而优则仕”的鲜明导向。在军营,他观看了高顺精心组织的小规模、高强度的战术演练,对将士们高昂的士气和娴熟的技艺深感欣慰。

    巡查结束后,李凌召集核心僚属,总结道:“今夏以来,诸位辛劳,成效卓着。吏治更显规范,农事可望丰收,军备暗藏锋芒。尤其长安局势生变,于我有利。然,愈是如此,愈不可松懈。吕后之心,深不可测,其与皇帝之争,结局难料。我等仍需恪守‘拖’字诀,内修实力,外示恭顺。秋收在即,勃兄需全力保障,确保仓廪实;子通先生,情报不可断;高顺将军,战备不可弛。一切,静待秋后朝廷动向。”

    北地的这个夏天,在闷热与等待中过去。李凌以惊人的定力和务实的精神,将外部压力转化为内部治理深化的动力,使北地的统治根基在悄然间变得更加深厚和稳固。长安朝廷内部矛盾的显现,如同一道微光,照亮了看似黑暗的前路,带来了希望的转机。然而,所有人都明白,真正的考验,或许才刚刚开始。秋天的到来,将带来收获,也可能带来最终的裁决。

    【史料记载】

    * 官方史·汉书·高后纪:“高后四年夏,北地靖王凌勤政恤民,吏治澄清,边郡无事。”

    * 家族史·始祖本纪:“高后四年夏,凌公外示平静,内修政理。亲巡乡里,督农桑水利;命公孙阙纂《政务辑要》,深化吏治;高顺外松内紧,精练军备。时得长安密报,知吕后与帝关系紧张,且后时有恙。公以为此乃‘变机’,令密观其变。北地于高压下,政军根基反愈加深厚。”

    * 宗教史·紫霄神帝显圣录:“高后四年夏,上帝勤理圣政,修水利,明吏治,暗整军。闻长安宫闱生隙,后体欠安,帝静候天时。”

    * 北地秘录·凌公夏治待变:“李凌趁夏深耕内政,编吏册,练精兵。闻吕后与帝不和,视为转机,北地根基愈固。”

    (第二百七十五章 完)

    hai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