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烽燧系统,必须万无一失! 一旦发现敌军主力动向,或任何异常,立即举烽报警!”
“勃兄,”李凌转向周勃,“后勤保障,乃此战胜负关键! 立即动员全郡民夫,不惜一切代价,向边境各塞抢运粮草、箭矢、寒衣、药材!道路积雪,就用人力铲,用雪橇拉!确保前线物资充足!郡内治安,尤需加强,严防细作破坏!”
“子通,”李凌最后对公孙阙道,“情报工作,一刻不能停! 我要知道右贤王主力确切位置、兵力分布、主攻方向!尤其是那三支‘踹营骑队’,需要你提供最精准的敌军营地分布图!同时,严密监控河西羌胡动向,防其趁火打劫!”
“末将(老臣)(臣)得令!”三人轰然应诺,感受到巨大的压力,也充满了决一死战的决心。
李凌目光扫过众人,最后落在李玄业身上:“业儿,此战关乎北地存亡。你随为父坐镇狄道,协助勃兄处理后勤调度、信息传递。要亲眼看看,一场大战背后,需要怎样的统筹与支撑。”
“儿臣遵命!定当竭尽全力!”李玄业肃然应答,小手因紧张和激动而微微握紧。
【系统提示:宿主面临生死存亡级重大军事危机,展现出卓越的战略决断力与危机管控能力,迅速制定出“坚守要点、精骑突袭、后勤保障、情报先行”的综合性应对方案… 宿主状态:于极端恶劣天气与严峻敌情下,沉着应对,决策果断,统治体系高效转入战时状态,继承人亲历高端军国大事决策过程,得到珍贵历练…】
军令如山,北地郡这台战争机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。狄道城内,战鼓擂响,号角连天。赵破奴顶风冒雪,率八千精锐铁骑,踏着厚厚的积雪,艰难地向高阙塞方向挺进。各条通往边境的道路上,满载物资的牛车、雪橇在官兵的督促和民夫的奋力推动下,缓缓前行。边境各塞,守军们冒着严寒,加固城防,清理积雪,检查军械,气氛紧张到了极点。
然而,就在这大战将临的紧张时刻,十月三十,那支从西域归来的官督商队,在损失了部分人手和牲畜后,终于抵达了狄道。商队总领来不及休整,便带着一名身份特殊的随行人员——一位从大月氏国都城蓝氏城逃出的原匈奴贵族侍从,请求紧急觐见靖王。
李凌在书房秘密接见了他们。商队总领禀报了交易获利情况,但随即神色凝重地指向那位面容憔悴、带着惊惶之色的胡人:“王爷,此人名为阿罗撼,原为匈奴右贤王派驻大月氏的督税官心腹,因知晓一桩隐秘,遭灭口之险,侥幸逃脱,被我商队所救。他带来的消息,关乎西域乃至北地安危!”
通译转述了阿罗撼颤抖的叙述,内容石破天惊:匈奴右贤王为应对今冬白灾及可能对汉作战的损失,已暗中与西域中部的大国康居达成秘密协议!右贤王许诺,若能成功南侵汉地,所获物资分三成予康居;同时,默许康居势力向东扩张,挤压大月氏、大宛等与汉地较为亲近的西域国家的生存空间,甚至可能联手切断汉地与西域的联系!
“王爷,”商队总领补充道,“阿罗撼还言,康居王已派其弟率一支精骑,以‘商队护卫’为名,抵达车师国边境,其意不明,但极可能是为接应右贤王,或待我北地兵力被牵制时,趁机夺取西域商路控制权!”
这个消息,让李凌的心猛地一沉。局势的复杂性远超预期!匈奴此次南侵,并非单纯的抢劫,背后竟隐藏着与西域强权勾结、意图东西夹击、彻底扼杀北地西进战略的巨大阴谋!
“此事还有何人知晓?”李凌沉声问。
“除我等几人,绝无外人知晓!阿罗撼一路伪装,无人识破。”商队总领肯定道。
李凌迅速冷静下来,对公孙阙道:“子通,此事列为最高机密!阿罗撼妥善安置,严加保护,日后或有大用。” 他又对商队总领道:“你等有功,重赏!此事暂不外传,以免动摇军心。”
送走二人,李凌独自在书房沉思良久。匈奴与康居的勾结,将西域与北地的安危彻底捆绑在了一起。一旦右贤王南侵得逞,或康居在西域得势,北地将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绝境。
“看来,不能仅仅被动防守了……”李凌眼中闪过一丝决然。他立即重新召见周勃、公孙阙。
“勃兄,子通,局势有变。”李凌将西域新情报告知二人(暂未告知李玄业,因此事过于重大且敏感),“胡虏此次,所图甚大。我需调整策略。”
“王爷之意是?”周勃惊问。
“西域方向,不能坐视不理。”李凌道,“需立即遣一能言善辩、胆大心细之心腹,持我密信,火速前往大月氏、大宛!告知其匈奴与康居之阴谋,陈明利害,邀其共抗康居!即便不能立即出兵,也需使其加强戒备,牵制康居兵力。同时,令我玉门外屯所(正在建设)立即进入战备状态,向西延伸斥候范围,严密监控车师方向康居‘商队’动向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