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历史脱口秀:从三皇五帝到溥仪 > 第101章 战国老打工人:秦昭襄王的硬核述职报告

第101章 战国老打工人:秦昭襄王的硬核述职报告(2/3)

升级加强版’!”

    城中楚军高层会议上一片嘈杂,有人愤怒控诉:“秦军不讲武德!契约精神何在!”

    正说着,滔滔洪水已将整座城浸泡其中。那一刻,秦军工地广播响起白起冰冷指令:“水位达标,现在开闸——”

    郢都化为一片泽国水世界。

    楚顷襄王在豪华马车中狼狈逃窜,其惊慌程度堪比丢光了年终奖金的社畜。

    颠簸之间,他悲愤控诉:“寡人先祖庄王还是春秋霸主呢!秦人怎能...哎哟!”

    车身剧烈震动,头冠跌落,狼狈地滚进车内角落。

    车外是流亡民众绝望的眼神与哭嚎。

    这场胜利如同楚文化上的一道深刻伤疤。

    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,就在鄢郢沦陷、报国无望的悲愤中投江而逝。

    传说他最后一刻望向西北咸阳方向,口中叹息:“秦国不讲契约精神!”

    长平大优惠:一次性坑杀45万人是什么体验?

    历史将镜头推向公元前260年的长平战场。

    此时秦军主帅已换成营销老将王龁,秦赵双方僵持消耗日久,赵国经济已在破产边缘。

    赵王焦躁不安地问:“谁能替换廉颇那个老防守专家?”

    善于纸上谈兵的赵括立刻挺身上任:“臣懂兵法!书上说得好‘守不可久,攻方为善’!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,赵王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:“好!就你!寡人押宝在你身上了!”

    而秦军悄然换帅,白起在幕后操控全局。

    当赵括率军如野马般闯入预先准备的陷阱时,秦军以一场教科书级别的包围战“优雅而暴力”地斩断了四十万赵军的生路。

    秦军战鼓一响,如同发布限时优惠令:“今日长平清仓大甩卖!人头特惠,量大价优,包坑服务!”

    长平战场上,白起面临他职场生涯最棘手的“人力资源过剩”难题——

    几十万张口等着喂粮!他对着成堆的粮食账册愁容满面:

    “人若饿死,戾气冲天;若放归,赵军重整旗鼓;养着...得吃光几仓粮?”——

    这简直是战国版“电车困境”,最终,一个冰冷的决定在战火余烬中诞生,其残酷书写了后世的历史书页。

    赵括以亲身经历证明了“理论无用”的职场铁律——

    他身中数箭倒在阵前,临终喃喃:“家父当年...不让寡人玩实战模拟游戏...果有远见...”

    那声音随着他生命的熄灭飘散在寒风里。

    战后,“长平”成了秦军品牌推广词。

    秦军行至城下高喊:“亲,长平牌新坑开挖咯,包埋哦亲,您不来体验下吗?”恐惧如同瘟疫在诸国蔓延。

    膨胀期翻车现场:称帝风波与范睢的战略忽悠——

    公司业绩暴涨,昭襄王信心如同吹大的气球般鼓胀起来。

    他与齐王发起了一场战国联合营销活动:“双帝套餐”。

    秦昭襄王自封“西帝”,还贴心给齐闵王安排了“东帝”尊位。

    昭襄王得意地穿上私人订制“帝袍”——

    据史料记载,此袍点缀着西域宝石,还缝了黄金龙纹,衣袂翻飞能晃瞎眼。

    他站在宫阶上问:“诸卿观寡人是否如那朝阳般闪耀?”

    群臣默契地沉默了。

    空气凝固几秒后,老臣范雎才挤出句:“王似烈日,臣等需备墨镜才好直视...”

    可惜齐王“东帝”体验卡还没捂热,就被东方市场联合抵制了。

    齐国突然发通告:“‘东帝’活动因不可抗力提前结束,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齐国所有。”

    昭襄王捧着撤约短信愣在咸阳宫。

    那天起,“西帝”称呼只在朝堂角落偷偷流传。

    失意的昭襄王突然想起被搁置已久的范雎PPT——“远交近攻”方案。

    范雎的提案核心思路精准毒辣:和远方的齐楚搞联谊送点特产,把邻居韩魏当提款机反复摩擦。

    昭襄王果断任命范雎为战略总监,清理穰侯“氪金买地”团队,开启新时代精准扩张计划。

    咸阳宫地基下的倔强打工人——

    咸阳宫的灯火又在夜色中延展到深处。

    “一将功成万骨枯”,昭襄王对着堆满文牍的案几苦笑着。

    轻抚鬓角新增的白发,自言自语:“都说寡人是’西帝’,这称号听起来…真有点噎得慌。”

    那件曾被寄予无限野心的华丽帝袍早已束之高阁,封存的又何止是一件衣物。

    他像千百年后所有打工人一样,渴望从繁重责任中片刻抽离。

    然而当竹简在手中摩擦,战报上的硝烟气息似乎扑面而来——

    伊阙的山风、鄢郢的浊浪、长平的凄冷号角声…

    这些被历史定格的残酷时刻,最终成为帝王冠冕上沉默的装饰珠。

    在宫人听不见的低语中,嬴稷的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