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当于统一了全国的尺子、秤和钞票,极大促进了经济发展。
4. 修驰道、车同轨(基础设施建设):修建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(驰道),规定所有车辆两个轮子间的距离(轨)一样宽。
这样帝国的战车和物流马车就能在全国高速路上狂奔,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。
可以说,我们现在熟悉的“统一的中国”的概念,其底层操作系统,很大一部分是李斯编写的。
他是名副其实的“帝国架构师”。
此时的他,位极人臣,权倾天下,达到了人生的巅峰。
他和秦始皇,堪称史上最强的“老板+打工人”组合。
如果故事在这里结束,他将完美谢幕,名垂青史。
然而,命运的转折点,总是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。
命运的拐点:与魔鬼做交易!
公元前210年,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。
帝国的顶梁柱,倒了。
当时知道真相的,只有李斯、赵高、胡亥和几个贴身宦官。
赵高,这个秦始皇身边的办公室主任(中车府令),找到了李斯,开启了一场改变历史的密室阴谋。
赵高:“丞相,陛下遗诏是让扶苏回来即位。但如果扶苏上台,必定重用蒙恬,您这丞相的位置还保得住吗?”
赵高:“不如我们改立胡亥,他年轻好控制。事成之后,您还是您的一人之下、万人之上。”
此刻,李斯面临着终极抉择:
A. 忠于帝国,执行始皇遗命,迎立扶苏。风险:可能被蒙恬取代,权力不保。
B. 勾结赵高,篡改遗诏,立胡亥。风险:违背原则,但可保住权力。
那个曾经因“粮仓老鼠”理论而毅然出走、追求极致的“平台”与“权力”的李斯,最终败给了自己对权位的贪恋。
他妥协了。
他安慰自己说:“这是为了国家的稳定。”(自欺欺人)
他与赵高合谋,篡改诏书,逼死公子扶苏和大将蒙恬,将昏庸的胡亥扶上了帝位。
这是他一生中最致命、最愚蠢的一次投资。
他以为自己是下棋的人,却不知自己只是赵高棋盘上的一颗棋子。
他引狼入室,亲手打开了潘多拉魔盒。
被反噬的猎物:玩火者终自焚——
胡亥即位后,比秦始皇还要残暴荒唐。
赵高则独揽大权,不断排除异己。
李斯很快发现,新老板根本不听他的。
他试图劝谏胡亥停建阿房宫、减轻徭役,反而引起了胡亥和赵高的极度厌恶。
赵高这个阴谋家,开始对曾经的盟友下手了。
他对胡亥说:“丞相李斯权力太大,而且对您不满,想谋反!”
胡亥信了。
赵高轻而易举地罗织罪名,将李斯投入大狱。
在狱中,李斯遭受严刑拷打。
他仍存幻想,上书自陈功劳,希望胡亥醒悟。
然而,他的奏书根本到不了胡亥手中,全被赵高扣下。
赵高还派心腹假扮御史、谒者、侍中去审问他,只要李斯一喊冤,就遭到更毒的拷打。
后来等到胡亥真派人来复审时,李斯以为又是骗子,不敢再喊冤,乖乖认罪。
公元前208年,李斯被判处极刑——具五刑,腰斩于咸阳市。
具五刑是秦朝最残忍的刑罚之一:先黥面(脸上刺字),劓(割鼻子),斩左右趾(砍掉脚),然后笞杀(用鞭子或竹板活活打死),最后枭首(砍头),并将骨肉剁成肉酱。李斯是丞相,可能“享受”了腰斩的“优惠套餐”。
临刑前,他走出监狱,看着一起被押赴刑场的二儿子,老泪纵横地说:“吾欲与若复牵黄犬,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,岂可得乎!”(我现在还想和你一起,牵着黄狗,从上蔡东门出去追野兔,还能办得到吗?)
这一刻,什么帝国蓝图,什么权力巅峰,都成了泡影。
他最后怀念的,竟是故事最开始的地方,那个他曾经拼命想逃离的、平凡的故乡。
最讽刺的是,处死他的,正是他一生信奉并极力推崇的——秦法。
吃瓜总结!
李斯的一生,是一场关于“欲望”与“智慧”的史诗级博弈。
他的故事告诉我们:
1. 知识改变命运:那套“老鼠哲学”和法家学说,确实让他实现了阶层跨越。
2. 选择大于努力:他一生最成功的选择是跟定嬴政,最失败的选择是勾结赵高。
3. 权力是毒药:对权力的过度贪婪,会让人迷失原则,最终反噬自身。
4. 与魔鬼做交易,终会付出代价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