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历史脱口秀:从三皇五帝到溥仪 > 第18章 西楚集团“王牌打手”:用生命验证“韩信到底有多牛”

第18章 西楚集团“王牌打手”:用生命验证“韩信到底有多牛”(2/3)

军精锐,浩浩荡荡杀向齐国。

    这一刻,龙且肩负着整个西楚集团的命运。

    他是项羽最后的希望,是扭转战局的唯一王牌。

    致命轻敌:“武力值”对“智力值”的傲慢!

    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    龙且大军到达齐国,与齐王田广的残兵败将会师,驻扎在潍水东岸。

    韩信此时正在潍水西岸。

    战前,有人给龙且提了一个非常靠谱的建议:“汉军远斗穷战,其锋不可当。齐楚联军在家门口打仗,士兵容易溃散。不如深沟高垒,坚守不出。让齐王派人去招抚沦陷区城池,他们听说国王还在,楚军来救,必定反汉。汉军千里客居,粮草不济,到时候不战自败!”

    这是一个极其高明的“疲敌之计”。

    利用主场优势,拖垮远离根据地的韩信军队。

    但龙且听完,不屑一顾,说出了他的经典名言:

    “吾平生知韩信为人,易与耳!寄食于漂母,无资身之策;受辱于胯下,无兼人之勇。不足畏也!”

    (我太了解韩信了,好对付得很!他连饭都吃不上要蹭洗衣大妈的,一点养活自己的本事都没有;被人欺负了就从裤裆底下钻过去,一点血性都没有。有什么好怕的!)

    “且夫救齐,不战而降之,吾何功?今战而胜之,齐之半可得,何为止!”

    (再说了,我们来救齐国,不打仗就让他们投降,我有什么功劳?现在打赢他,半个齐国都是我的,干嘛不打!)

    这段话,完美暴露了龙且的思维局限:

    1. 极度傲慢:用老眼光看人,完全没意识到此时的韩信已脱胎换骨。

    2. 贪图功劳:想用一场大胜来为自己加官进爵。

    3. 迷信武力:完全不懂战略,认为打仗就是正面硬刚。

    他的思维还停留在“猛将”的层面,而他的对手韩信,已经达到了“兵仙”的境界。

    第四章:降维打击:潍水之战——韩信的“水淹七军”

    韩信听说龙且主战,高兴坏了(大喜)!

    他就怕龙且当缩头乌龟。对方想决战,正中他下怀!

    于是,韩信开始了他的神级操作:

    1. 秘密准备:他连夜让士兵做了一万多个沙袋!

    2. 上游筑坝:在潍水上游偷偷用沙袋堵住河水,使下游水位变浅。

    3. 诱敌半渡:韩信率军涉过变浅的潍水,向龙且进攻,然后假装败退!

    4. 经典上钩:龙且大喜:“看!我就说韩信胆小吧!”下令全军渡水追击!

    5. 开闸放水:待龙且的主力部队渡过一半时,韩信下令掘开上游的沙坝!

    蓄积已久的河水奔腾而下,水量暴涨,将楚军生生冲成两段!

    主力部队和后续部队失去联系。

    6. 分割围歼:韩信率军回头猛攻已经过河的楚军。

    龙且的部队猝不及防,阵脚大乱。

    混战中,韩信军队斩杀龙且!

    7. 全面溃败:西岸的楚军看到主将战死,河水暴涨无法救援,瞬间崩溃。

    齐楚联军全线败退。

    韩信乘胜追击,俘虏了齐王田广,完全平定齐国。

    二十万楚军精锐,一战覆灭!

    西楚第一猛将,阵亡!

    这场“潍水之战”,是韩信军事艺术的巅峰之作,也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利用地形的经典案例。

    而龙且,则成了这场经典战役中最显眼的那个“背景板”。

    帝国崩塌:项羽的“丧钟”!

    龙且战死的消息传回项羽军中,项羽的反应是——恐。(害怕了)

    这是他起兵以来,第一次感到真正的恐惧。

    他恐惧的不是损失二十万大军,而是:

    1. 失去了最后一张王牌:龙且是他最信任、最能打的兄弟,龙且一死,他无人可用了。

    2. 意识到了韩信的可怕:龙且都被韩信像杀鸡一样宰了,还有谁能挡住韩信?

    3. 战略包围形成:齐国沦陷,韩信可以从北方毫无阻碍地南下,与刘邦一起夹击自己。

    龙且的阵亡,敲响了西楚政权覆灭的丧钟。

    从此,项羽的失败,进入了倒计时。

    吃瓜总结——

    龙且的一生,是一部“猛将的悲歌”。

    他的故事告诉我们:

    1. 不要用老眼光看人:昨天的怂包,可能是今天的大神。

    2. 职场中,忠诚和勇猛很重要,但智慧和格局更重要:否则容易成为炮灰。

    3. 不要轻视任何一个“小人物”:尤其是那些受过屈辱却心怀大志的人。

    4. 老板的信任是一把双刃剑:它让你拥有权力,也可能让你承担无法胜任的责任。

    5. 有时候,你的失败并非因为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