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历史脱口秀:从三皇五帝到溥仪 > 第65章 东方朔

第65章 东方朔(2/2)



    当宫中出现一种奇怪的“怪哉”虫,无人能识时,他能引经据典,解释此虫乃冤狱所化,酒能解愁,故虫遇酒即消。

    武帝一试,果然如此。

    这种将知识信手拈来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是他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。

    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    ? “朝隐”的生存法则:有人问他,苏秦、张仪都能位极人相,你博学多才,为何只做个弄臣?

    东方朔说出了他那句着名的“朝隐”理论:“彼一时也,此一时也,岂可同哉?”

    意思是时代不同了。

    接着他阐述了自己的处世之道:“如朔等,所谓避世于朝廷间者也。古之人,乃避世于深山中。”

    他坐车时可以自得其乐,隐居在宫殿中可以保身,何必非要去深山老林?

    这种 “大隐隐于朝” 的哲学,是东方朔最核心的智慧。

    他看清了专制皇权的本质,不求显达于诸侯,但求在权力的夹缝中保全自我,并尽可能地施加积极影响。

    他享受宫廷的俸禄与生活,但精神上保持着独立与清醒。

    这是一种极度现实而又充满智慧的生存策略。

    东方朔的形象,在其死后不断被神化。

    在《汉武故事》《洞冥记》等志怪小说中,他成了能识破王母娘娘使者、偷摘蟠桃的半仙式人物。

    这种神化,反映了后世文人对他那种超越常规的智慧、幽默不羁的个性的向往。

    他成为一个文化符号,代表了在强大体制下,个人所能达到的智慧与自由的极致。

    东方朔临终前,却给世人留下了最后一句严肃的谏言。

    他对汉武帝说:“《诗》云:‘营营青蝇,止于蕃。恺悌君子,无信谗言。’谗言罔极,交乱四国。愿陛下远巧佞,退谗言。”

    用《诗经》中的诗句,恳切地劝诫皇帝远离小人。

    这表明,他一生看似荒唐的言行背后,始终怀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士人之心。

    总结东方朔的一生,他是一位顶级的行为艺术家、沟通大师和生存哲学家。

    ? 在营销上,他成功地进行了个人品牌塑造。

    ? 在沟通上,他掌握了最高明的“幽默谏言”技巧。

    ? 在生存上,他践行了“大隐隐于朝”的智慧,在权力中心巧妙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。

    他与卫青的沉稳、霍去病的锋芒、张骞的坚毅形成了鲜明对比,共同构成了汉武帝时代斑斓多彩的历史画卷。

    东方朔用他的一生证明:有时,最有效的力量,并非来自刀剑或权杖,而是来自一种看似不着边际,却直抵人心的智慧与幽默。

    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独一无二的、无法复制的天才。

    hai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