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明末隐龙 > 划破时代的笔锋

划破时代的笔锋(2/2)

轴线划过,“长倍径身管!咱们借鉴红夷炮的长身管设计,取它射程远、精度高的精髓 —— 身管越长,火药燃气推动弹丸的时间越久,弹丸飞得就越远,弹道也越稳!” 他顿了顿,又将炭笔重重敲在炮身中段,那里用朱砂标注着 “复合结构” 四个小字,“但,这还不够!红夷炮虽远,却怕炸膛,为何?因为纯铸铁炮身扛不住强火药的压力!所以,此乃关键 —— 复合炮身!”

    他指着图纸上炮身的剖面标注,耐心解释:“你们看,内层是高硬度的铸铁芯,取其坚硬耐磨,能扛住弹丸的摩擦;外层则用韧性更强的熟铁,像藤蔓缠树一样,一圈圈紧密缠绕在铸铁芯外,再用大锤反复锻打,让熟铁与铸铁牢牢咬合!” 他张开双手,比划着缠绕的动作,“铸铁为骨,熟铁为筋,筋骨相济,既能承受更强火药的爆发力,轰出更远的雷霆,又能靠熟铁的韧性缓冲压力,不惧自毁!这便是‘震天雷’不炸膛的底气!”

    老炮匠们听得频频点头,其中一位忍不住开口:“大人,这般缠绕锻打,怕是费工费时?” 林宇转头看他,语气坚定:“费工也要做!每一门‘震天雷’,都要经得起千锤百炼,绝不能偷工减料!”

    随后,他的炭笔移到炮身后部的炮耳位置 —— 那里的炮耳比寻常火炮更靠前,连接着带缓冲弹簧的炮架。“炮耳前移,重心更稳!” 他指着图纸上的力学标注,“以往的炮耳太靠后,开炮时炮架容易后坐偏移,精度自然差;现在炮耳前移,让炮身重心落在炮架中央,开炮时后坐力被弹簧缓冲,炮架震动更小,下一发瞄准就能更快,精度自然提升!”

    最后,林宇的炭笔停在了图纸右下角的火药配方区域。那里除了硝石、硫磺、木炭的标准比例(硝七、硫一、炭二),还特别用红笔标注了几个符号,旁边写着 “待试验添加物:砂糖、硝石提纯工艺”。他抬头看向西洋顾问布兰登,语气带着期待与信任:“布兰登先生,您之前提及的‘颗粒化火药’工艺,将是下一步攻坚重点 —— 把火药制成颗粒,既能让燃烧更充分,爆发力更强,又能减少粉末受潮结块的问题。还有这些特殊添加物,比如砂糖,您说它能提升火药稳定性,咱们要一一试验,找出最佳配比!”

    布兰登立刻上前一步,躬身道:“大人放心,我已整理出颗粒化火药的详细步骤,明日便可开始试验!砂糖与火药的配比,我也有初步数据,定能为‘震天雷’找到最适合的‘神火’!”

    林宇点头,目光重新落回图纸上。阳光透过工坊的窗户,洒在图纸的线条上,将那些冰冷的炭笔线条映得格外清晰。他知道,这张图纸不仅是一门火炮的蓝图,更是西南打破 “火器落后” 困境的希望 —— 有了 “震天雷”,川东军才能在战场上与鞑子的重炮抗衡;有了划破时代的雷霆之力,复国大业才有了最锋利的爪牙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