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三国:大汉第一毒 > 第323章 州牧的抉择

第323章 州牧的抉择(1/2)

    “十几万……十几万啊!”

    吴班那撕心裂肺的最后一句嘶吼,钻入每一个人的耳朵。

    整个成都太守府的议事大厅,陷入了一片死寂。

    那是一种比喧哗更可怕的寂静,空气仿佛凝固成了冰,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刺骨的寒意。

    一众益州文武,平日里高谈阔论,指点江山,此刻脸色煞白,张着嘴,发不出任何声音。

    五万大军,全军覆没?

    巴郡天险,一战而下?

    宿将严颜,阵前被擒?

    十几万汉军,兵分两路,兵临城下?

    刘璋只觉得脑子里“嗡”的一声,天旋地转。

    眼前同僚们惊恐的面孔变得扭曲而模糊,那些嘈杂的争论声、吴班的哭嚎声,都仿佛从遥远的天边传来,飘忽不定。

    他身子一软,若不是身旁的侍卫眼疾手快,一把将他死死架住,这位益州之主恐怕就要当庭瘫倒在地。

    “主公!”

    一声凄厉的呼喊,终于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死寂。

    一名文官,彭羕双腿一软,竟直接跪倒在地,涕泪横流。

    “主公!大势已去,大势已去啊!刘备亦是汉室宗亲,非是残暴之辈,为保成都百万生灵……我等……降了吧!”

    这一声“降了吧”,仿佛打开了泄洪的闸门。

    “是啊主公!那马超、张飞皆是万人敌,更有诸葛亮、郭嘉之流的神算军师,我等如何能敌?”

    “负隅顽抗,不过是玉石俱焚,白白牺牲了满城军民!”

    “投降……或许还能保全性命……”

    一群平日里最是养尊处优的文臣,此刻争先恐后地跪倒一片,哭天抢地,仿佛不说出这个“降”字,下一刻汉军的屠刀就会架在他们的脖子上。

    “放屁!”一声暴喝,如同惊雷炸响。

    一名武将王甫排众而出,他满脸虬髯,双目赤红,指着那群跪地的文官破口大骂。

    “一群软骨头!平日食君之禄,脑满肠肥!大难临头,却只知摇尾乞怜!”

    他转身,对着刘璋“噗通”一声单膝跪地,声如洪钟。

    “主公!成都城高池深,尚有两万精兵,粮草充足,在招足民壮守城,足可坚守数月!末将愿率军出城,与那刘备军决一死生!纵使战死,也强过跪地求活!”

    “对!王甫将军说得对!我等愿与将军同生共死!”

    又有几名中下层军官站了出来,他们虽然衣甲不如那些世家子弟光鲜,但腰杆挺得笔直,眼中燃烧着不屈的战意。

    然而,这几点火星,很快就被另一股更大的声浪淹没了。

    “不可!”一名身着华服,头戴玉冠的官员站了出来,此人乃是蜀中大族李氏的家主李邈,他看都未看王甫一眼,只是对着刘璋急切地说道。

    “主公!投降,则我等皆为砧板鱼肉,家族基业,任人宰割!死战,更是以卵击石!”

    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,压低了声音,抛出了第三个选择。

    “南中诸郡,山高路远,瘴气弥漫,汉军不习地理,断不敢深入!主公可暂避其锋,率我等退守南中!待日后中原再生变故,再图北上,亦未为晚也!”

    “李公所言极是!”

    “请主公退守南中,以保全有用之身!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,立刻得到了大厅中另一半人的拥护。

    这些人,无一不是蜀中根深蒂固的士家大族。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焦急,但那焦急的背后,却不是对刘璋的忠诚,而是对自己那万贯家财、千顷良田的担忧。

    成都若是守不住,他们的基业怎么办?

    投降给刘备,新主入川,必然要重新洗牌,他们的利益还能保住吗?

    唯有挟持着刘璋这个“州牧”退到南中那片蛮荒之地,他们才能继续做土皇帝,继续掌控一切!

    大厅之内,瞬间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三派。

    哭喊着投降的,咆哮着死战的,算计着逃跑的……

    无数张嘴开开合合,无数种声音交织在一起,汇成了一股混乱、绝望、自私的洪流,几乎要将这太守府的屋顶掀翻。

    而刘璋,就坐在这片风暴的中心。

    他被侍卫搀扶着,重新坐回主位。

    他看着下面那一张张扭曲的、激动的、恐惧的、算计的脸,忽然觉得无比的陌生和可笑。

    平日里,这些人,哪一个不是在他面前人五人六,高高在上?

    那些世家大族,阳奉阴违,对他的政令,有利则行,无利则废,何曾将他这个州牧真正放在眼里?他不过是他们用来维持益州安稳,好让他们安心敛财的一个牌坊。

    而现在,真正的强敌来了。

    他们怕了。

    平日里跳得最欢的,此刻不是哭着喊着要投降,就是盘算着怎么卷走家产逃跑。

    欺软怕硬!

    这四个字,从未如此清晰地烙印在刘璋的心里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