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三国:大汉第一毒 > 第347章 八万囚徒,南征基石

第347章 八万囚徒,南征基石(1/2)

    两个月的时间,白驹过隙。

    程昱的雷霆手段与李儒的酷烈刑罚,将益州与汉中盘根错节的旧势力连根拔起,血肉淋漓。

    而诸葛亮与鲁肃的善政安抚,则如春风化雨,在新翻的血色土壤上,催生出秩序的嫩芽。

    一场轰轰烈烈的涤荡之后,一个全新的群体,如沉渣般浮现——囚徒。

    成都城外,一座新立的巨型营地拔地而起,仿佛大地上的一块巨大疮疤。

    沈潇立于高坡之上,负手远眺。

    陪同在侧的诸葛亮与鲁肃,皆是神色凝重。

    即便隔着数里之遥,那股由汗臭、血腥、霉变、以及浓稠到化不开的绝望所混合而成的气息,依旧刺入鼻腔。

    营地之内,黑压压的人头如蚁群般密集蠕动,汇成一片望不到尽头的黑色潮水,死寂,压抑。

    “孔明,数字出来了么?”沈潇的声音很平静,听不出喜怒。

    诸葛亮递上一卷竹简,声音低沉。

    “回禀军师,已核实完毕。营中关押的,有被清剿的匪寇,有被抓捕的豪强恶霸,亦有士族清洗中被判为奴籍的家丁部曲……林林总总,共计,八万七千四百二十一人。”

    八万七千……

    饶是心中早有预估,这个数字还是让鲁肃眼皮一跳。

    这已非一个营地,这分明是一座城,一座只装满了绝望与仇恨的死城!

    “军师,”鲁肃的眉宇间尽是忧色,“八万余张口,每日耗粮如山。且如此密集,一旦疫病滋生,后果不堪设想!此地,已成火药之桶,稍有不慎,便会……”

    “子敬所言,我明白。”

    沈潇打断了他,目光依旧锁定着那片黑色的潮水。

    “所以,不能让他们闲着,更不能让他们有力气胡思乱想。”

    他转过头,看向身旁的两位当世俊杰,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。

    “这八万七千人,不是隐患。”

    “他们,是我等南征大业的第一块基石。”

    “基石?”鲁肃一怔,未能会意。

    沈潇的目光转向诸葛亮,提问道:“孔明,若我们要南征,第一步,也是最难的一步,是什么?”

    诸葛亮手中羽扇轻摇,瞬间明了沈潇的意图,答道:“南中之地,十万大山,瘴疠横行。古道难通,大军难进,粮草难运。故,第一步,必是修路。”

    “然也!”

    沈潇一拍手,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疯狂的精光。

    “修一条,从成都平原,直插南中腹心,足以让十万大军并驰,无数粮车通行的康庄大道!”

    “如此浩大的工程,若征发民夫,必致农桑废弛,民怨沸腾。况南中环境恶劣,民夫死伤之数,恐怕会是个天文数字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……”诸葛亮的羽扇停顿在了半空中,他看着沈潇,眼神中除了了然,更有一丝难以言喻的震撼,“军师欲以这八万囚徒,充当修路之苦力?”

    鲁肃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苍白。

    他终于明白沈潇口中的“基石”是何意了!

    “不止是修路。”

    沈潇的声音平静得可怕,像是在陈述一个无关紧要的事实。

    “开山、伐木、采矿、修建堡垒、铺设栈道……所有最艰苦、最危险、足以吞噬人命的工程,都将由他们完成。”

    “这……这与让他们去送死何异?”鲁肃的声音有些干涩,“南中瘴疠,役之以重劳,此八万七千人,恐十不存一!”

    “我,就是要他们用命来填。”

    沈潇的眼神冷冽如冰,不带一丝情感。

    “他们之中,十之八九,皆是死有余辜之辈。让他们在死前,用自己的血肉白骨,为我汉家儿郎南征,铺就一条通天大道,为我主公的千秋霸业,献上最后的价值。”

    “用他们的命,换我们士卒的命,换南中未来的百年安宁。”

    沈潇一字一顿,声音不大,却如重锤般敲在鲁肃的心上。

    “这笔买卖,划算。”

    鲁肃嘴唇翕动,他看着营地里那些麻木的眼睛,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。

    他想说“有伤天和”,想说“太过残忍”,可喉咙里却像被堵住了一样,一个字也吐不出来。

    因为理智告诉他,沈潇是对的。

    这是对资源的最优解,是伤亡最小的方案。

    只是这方案背后的森森白骨,让他这位以仁厚着称的长者,不寒而栗。

    诸葛亮则早已从最初的震惊中恢复,他摇动羽扇,恢复了冷静,直指核心:

    “军师,八万之众,野性难驯。如何管理?如何调配?又如何……防其暴乱?”

    这才是真正考验手段的地方。

    “问得好。”沈潇笑了。

    “管理,用军法。十人一伍,百人一队,设监工,立督察。赏罚分明,一人犯错,十人连坐;一人逃跑,全队处死!用最严酷的律法,将他们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