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逸加大了对外侦察的力度,飞羽队在拓跋玉的带领下,几乎是不分昼夜地巡视着以潜龙渊为中心、辐射黑石林大片区域的边境。阎虎的人也提高了警惕,他们的营地位置更靠外,成为了潜龙渊的第一道缓冲。
内部,各项工作的节奏明显加快。
工匠区内,炉火日夜不熄。阿木带着一众学徒和工匠,按照林逸提供的改进图纸,全力赶制新式弩箭和破魔箭。林逸在验证了“清灵源气”对阴邪之物的克制性后,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——能否将这种净化之力,以某种方式“附魔”到武器上?
他再次投入研究,这次的对象是破魔箭的箭镞。破魔箭本身铭刻的符文对阴邪能量有一定破坏力,但更多是物理层面的撕裂和能量干扰。若能融入清灵源气,或许能产生质变。
这个过程比融入丹药更加困难。丹药是药性融合,相对温和。而金属箭镞是死物,如何让清灵源气这种纯净的能量稳定附着其上,并能在击中目标时瞬间爆发,是个极大的难题。
林逸尝试了多种方法:直接将源气灌注箭镞,结果能量迅速逸散;尝试在铭刻符文时,将源气融入刻画材料中,却因能量冲突导致符文结构不稳定而失败数次。
接连的失败并未让他气馁,反而激起了他的执拗。他反复研究司天监手札中关于能量引导和固化的只言片语,结合《青囊经》地脉篇中对能量流动的理解,以及自身对精神力的精细操控,不断调整方案。
最终,他找到了一种折中的方法:他选取质地最好的破魔箭箭镞,在其符文的核心节点,用特制的、混合了少量月牙泉底沉淀的“灵泥”和珍贵药材汁液的导能材料,进行二次点淬。然后,在点淬材料未完全干涸、能量最活跃的瞬间,以精神力引导一丝极其微弱的清灵源气,如同绣花般,将其精准地“缝合”进节点之中。
这个过程对精神力的消耗极大,成功率也不高,十支箭镞中,往往只有一两支能成功完成“附魔”。而且,这种附魔并非永久,根据他的测试,成功附魔的箭镞,其蕴含的清灵源气大约只能保持十天左右,之后便会逐渐消散。但即便如此,也足够了。
成功附魔的破魔箭,箭镞尖端会隐隐流动着一层淡不可见的白色毫光,散发出的气息更加纯净而凛冽。林逸将其命名为“清灵破魔箭”。
他亲自试射了一支。目标是一块沾染了之前那邪教布片气息的岩石。箭矢离弦,在空中划出一道细微的白痕,命中目标的瞬间,没有剧烈的爆炸,却有一圈柔和的白色光晕荡开,岩石上那令人不适的阴冷气息瞬间被净化一空,仿佛从未存在过。
“效果不错!”旁边的拓跋玉美眸一亮,“对付那些鬼祟东西,这东西比普通破魔箭好用得多!”
林逸点点头,虽然制作艰难且无法持久,但关键时刻,这或许能成为扭转战局的利器。他让阿木组建了一个小组,专门负责尝试制作这种“清灵破魔箭”,哪怕产量极低,也要储备一些以备不时之需。
就在林逸忙于各项研究和备战之时,外出交易和打探消息的商队,带回了来自远方的信息。
负责与纳兰鹰接头的是一名原磐石堡的老兵,名叫周老栓,为人沉稳,经验丰富。他风尘仆仆地返回,来不及休息便直接向林逸和慕容雪汇报。
“林先生,慕容军师,”周老栓声音有些沙哑,“纳兰鹰那边传来了几个消息。”
“其一,关于北狄。王庭内部的争斗似乎暂时分出了胜负,左贤王兀哈秃虽然之前受挫,但并未伤及根本,反而因为强硬的主战态度,获得了部分贵族的支持。他正在整合力量,预计开春之后,会对北境发动更大规模的攻势,目标很可能包括我们这些‘钉子’。”
这个消息并不意外,林逸和慕容雪对视一眼,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凝重。开春,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。
“其二,关于西戎和赤鬼部。血狼部落确实在收缩,似乎在舔舐伤口。但赤鬼部活动频繁,有迹象表明,他们派出了多股小队,深入大夏境内,目的不明。纳兰鹰猜测,可能与寻找其他‘镇魔碑碎片’或唤醒更多的‘深渊之种’有关。”
“其三,关于朝廷和南方。”周老栓顿了顿,继续说道,“朝廷彻底乱了!南方红巾军攻势凶猛,连克数州,据说已经逼近江南腹地。皇帝……好像病重了,宦官和外戚为了争权,在京城几乎快要动起刀兵,根本无暇北顾。现在整个大夏,可以说是群龙无首,各地豪强并起,局势一片糜烂。”
虽然早有预料,但亲耳听到大夏皇朝崩坏到如此地步,林逸心中还是不免生出几分唏嘘和更深的紧迫感。乱世已至,没有任何侥幸,唯有自身强大才能生存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“还有吗?”慕容雪清冷的声音响起,她更关心实际利益。
“有。”周老栓从怀中取出一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