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魏砥 > 第352章 潜流定锚

第352章 潜流定锚(1/2)

    ---

    江东叛乱被迅速扑灭的消息传回许都,魏王宫内的气氛比外面的冬日更添几分寒意。曹操背对着殿门,望着悬挂的巨幅舆图,久久不语。那图上,代表交州势力的赤色已从南到东连成一片,刺眼夺目。

    “好一个陆伯言……好一个陈明远……”曹操的声音低沉,听不出喜怒,但紧握的拳头却暴露了他内心的波澜,“雷霆手段,犁庭扫穴……嘿嘿,倒是让孤看了一出好戏。”

    司马懿与贾诩侍立在下,皆是垂眸不语。此番谋划彻底失败,还让陈暮借机清洗了内部,更得了发布檄文、占据道德高地的机会,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。

    良久,曹操缓缓转身,眼中已恢复了惯有的冷静与锐利:“江东之事,暂且放下。此子羽翼已丰,内部难破。然,猛虎亦有打盹之时。”他目光扫过司马懿,“仲达,前番流言,效果如何?”

    司马懿上前一步,躬身道:“回丞相,流言已如种子播下,在江陵军中生根。关羽近日操练愈发严苛,对水军建设投入巨大,其雪耻之心,昭然若揭。然,经此一败,其行动亦谨慎许多,短期内恐难再主动启衅。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曹操踱步到炭盆旁,伸手烤火,“急不得。挑动二虎相争,需有耐心。既然直接离间难奏全功,那便换个法子。”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,“刘备与陈暮,如今最需要的是什么?”

    贾诩幽幽接口:“时间。刘备需时间恢复汉中元气,整合荆州西部;陈暮需时间消化江东,推行新政。”

    “不错!”曹操猛地一拍手,“他们需要时间,孤,便不给他们这个时间!但孤,也不再直接出手。”

    他看向司马懿:“仲达,孤欲命你总督荆、豫军事,驻节宛城。不必大举兴兵,但要保持对刘备、陈暮两家的持续压力。荆北方向,对关羽施加压力,令其不敢松懈;五岭、江夏方向,对陈暮保持威慑,令其北顾之忧常在。小股精锐袭扰、斥候渗透、边界摩擦,这些手段,你当善用之。总之一句话,要让刘备和陈暮,都觉得对方可能在与孤勾结,或者觉得对方会在自己虚弱时捅上一刀,让他们无法安心发展,必须时刻保持巨额军备,耗其国力!”

    他又看向贾诩:“文和,江东内部暂时难以着力,但外部呢?交州商路繁盛,其财赋多赖于此。可否……让他的商路,不那么太平?大海茫茫,山高路远,出些‘海盗’、‘山匪’,总是难免的吧?”

    司马懿与贾诩心领神会,同时躬身:“臣等明白!”

    曹操的战略,从急功近利的离间破坏,转向了更为深远和隐蔽的长期消耗与战略挤压。他要用自己的国力优势,慢慢勒紧套在南方两个潜在对手脖子上的绳索。

    成都,汉中王王府。

    诸葛亮将来自江东的详细情报与分析,以及北方曹操新任司马懿总督荆豫的动向,一并呈于刘备。

    “主公,江东已定,陈暮根基深固。曹操变计,意在长远消耗。当此之时,我方战略,需更为明晰。”诸葛亮羽扇轻摇,语气沉稳。

    刘备面带忧色:“孔明,云长处压力巨大,曹操以司马懿督军宛城,其意不言自明。而陈暮坐拥江东,对我荆州威胁日增。如之奈何?”

    “亮有三策,请主公定夺。”诸葛亮从容道,“上策,隐忍发展,联陈抗曹。此乃根本。遣能言善辩之士,常驻泉陵,即便不能推心置腹,也需维持表面和睦,绝不可再起冲突。同时,全力支持云长整军经武,巩固江陵、公安防务,尤其水军,需不惜代价重建。内政方面,加速汉中屯田恢复,开发巴蜀潜力,积蓄钱粮兵力。此策需时最长,然根基最稳。”

    “中策,伺机北图。若曹操内部生乱,或与陈暮大战,我可出兵北上,夺取襄樊,全据荆州,乃至威胁宛洛。然此策风险巨大,需天时地利人和。”

    “下策,”诸葛亮顿了一下,声音微沉,“西和诸戎,南抚夷越,结好孙权……哦,孙氏已亡。便是结好西凉马超、韩遂等,稳固益州,划江而治,以待天下有变。然此策偏安,非霸主之业。”

    刘备沉默片刻,斩钉截铁道:“孤选上策!当年织席贩履,辗转半生,方有今日基业,岂能轻言偏安或冒险?便依孔明之言,隐忍发展,联陈抗曹!孤这就修书与云长,陈明利害,嘱其务必隐忍,加固城防,训练水军,绝不可再主动挑衅交州!内政之事,全权托付于你!”

    “主公英明!”诸葛亮深深一揖。他深知,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,隐忍和智慧是唯一的出路。稳住关羽,发展自身,才是应对当前危局的正道。

    泉陵,镇南大将军府。

    陈暮看着陆逊送来的江东善后详细报告,以及各地新政推行的情况汇总,微微颔首。

    “伯言办事,我放心。”他对庞统和徐元道,“江东经此一乱,短期内当无大碍。曹操贼心不死,然其策略已变,转为长期施压。司马懿督宛城,意在使我与刘备不得安宁。”

    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    庞统冷笑道:“曹阿瞒打得好算盘。然我交州、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