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时,徐元主持的情报网络也全力开动。大量细作以行商、流民、访友等各种身份潜入江北,重点搜集庐江太守朱光的性情能力、郡兵分布、粮仓位置、以及地方豪强的态度。一些针对朱光及其属下官吏的策反、离间工作,也在秘密进行。
江北,庐江郡,舒县城。
太守朱光近来心神不宁。南岸陈暮军大规模的调动和水军演练,他自然收到了消息。虽然上司(曹仁、张辽)严令加强戒备,但他内心并不认为陈暮敢真的渡江北伐。毕竟,广陵有陈登,合肥有张辽,哪个不是难啃的骨头?陈暮何必来碰自己这个“软柿子”?
他依旧按部就班地处理政务,督促城防,但并未采取特别紧急的应对措施。郡中的豪强大族,如雷绪、陈兰等人,态度暧昧,既未明确表示支持曹操,也未与南面有什么公开往来,只是紧闭坞堡,观望风色。
这一日,朱光接到斥候禀报,称在郡内皖县(今潜山)附近发现小股不明身份的武装人员活动,疑似江南细作。朱光不以为意,只当是寻常的斥候渗透,下令地方加强盘查了事。
他并不知道,这几股“细作”,正是邓艾派出的先锋侦察部队,他们不仅摸清了舒县周边的道路、桥梁、军营分布,更与潜伏在城内的暗卫接上了头,获取了最新的城防图。
同时,徐元派出的密使,也成功接触到了雷绪、陈兰等豪强的代表。这些豪强昔日多为袁术部将,后不得已归附曹操,并未得到真正信任,利益也多受侵害,心中早有怨气。在得到陈暮“若肯归附,保其家业,并许以官职”的承诺后,态度已然松动,虽未立刻答应起兵,但承诺在关键时刻保持中立,甚至提供一些便利。
十日期至,牛渚大营,夜黑风高。
江面上,数百艘战船熄灭火光,如同沉默的巨兽,静静漂浮。岸上,一万精锐已登船完毕,鸦雀无声,唯有甲叶偶尔碰撞的轻响和江水拍打船舷的声音。
邓艾顶盔贯甲,立于旗舰船头,望着北岸漆黑的轮廓,眼神冰冷。他手中紧握着一份刚刚由快船送来的最新情报:舒县城防空虚,朱光并无特别戒备,雷绪、陈兰等人已默许借道。
“天赐良机!”邓艾心中暗道。他回头看了一眼建业方向,那里有主公的信任和期望。
“传令!起航!目标舒县,全速前进!”邓艾的声音低沉而有力。
庞大的船队如同离弦之箭,在夜色的掩护下,悄无声息地横渡长江。文聘的水军在前开路,警惕地注视着江面任何可能的敌情。
登陆过程异常顺利。先锋部队迅速占领滩头,建立防线。大军随即登陆,在向导(暗卫及投诚的当地人)的带领下,毫不停留,直扑舒县!
直到邓艾的大军如同神兵天降般出现在舒县城下,将城池围得水泄不通时,太守朱光才从睡梦中被惊醒,仓皇披甲登城。看着城外军容严整、杀气腾腾的敌军,以及那面迎风招展的“邓”字将旗,朱光面如死灰,他知道,一切都晚了。
邓艾并未立刻发动强攻,而是按照预定计划,派使者入城劝降,陈述利害,并展示了部分雷绪、陈兰保持中立的“证据”。城内守军本就士气不高,见城外大军压境,援军无望,加之太守无能,军心迅速瓦解。
次日拂晓,庐江太守朱光开城投降。邓艾兵不血刃,拿下舒县!江北的第一个据点,就此建立!
消息传回建业,举城振奋!陈暮闻报,长身而起,目光灼灼地望向北方。
“好!邓士载果不负我望!传令嘉奖!命其立刻巩固城防,安抚百姓,清点府库!同时,将庐江已下的消息,速报庞军师、徐先生!”
他走到地图前,将一枚醒目的靐蓝色标记,钉在了舒县的位置上。
“江北第一子,已然落下!曹操,该你出招了!”
江淮大地的烽火,由建业燃起的第一缕狼烟,正式宣告了陈暮势力北上争雄的序幕拉开。天下的棋局,因这一步,而再起波澜!
ha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