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军,更为精锐!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“诺!”众将轰然应命,士气高昂。
随后,军营中展开了热火朝天的总结与训练。邓艾亲自编写操典,针对渗透、突击、撤退各环节进行强化演练。黄忠则着重抓军纪和基础武艺,尤其是弓弩射击的准头与速度。缴获的曹军制式装备也被分发下去,让士卒熟悉对手的武器特点。曲阿大营,如同一座巨大的熔炉,将实战获得的经验与鲜血,淬炼进这支军队的筋骨之中。
成都,汉中王府。
诸葛亮看着来自东线的最新情报,羽扇轻摇的速度微微放缓。
“陈暮……果然抓住了机会。”他轻声道,“江北骚扰,战果不俗,更难得的是,见好就收,转入巩固。此子年纪轻轻,对时局的把握,进退的分寸,已臻一流。”
刘备在一旁,神色复杂。一方面,陈暮在东方牵制了曹军,客观上缓解了他的压力;另一方面,陈暮越是表现出色,势力越是稳固,他收回荆州、迎回关羽的希望就越是渺茫。
“孔明,依你之见,陈暮接下来,会如何行动?”
诸葛亮道:“其必效勾践故事,卧薪尝胆,深根固本。短期之内,不会再有大规模北上之举。其所图者,乃长远。待其整合内部,积蓄足够实力,届时北上,恐非今日之骚扰可比。”
他顿了顿,看向刘备:“大王,此亦是我等之机遇。陈暮不北图,则曹丕可专心应对我方。然,反之,曹丕亦难全力西顾。当前局面,五丈原对峙,比拼的乃是国力、耐心与后勤。亮已命李严、吴懿于汉中广设屯田,巩固后方。只要熬过今年,待秋粮入库,我军便有持续作战之资本。”
刘备叹道:“只是苦了云长……”
诸葛亮安慰道:“大王勿忧。陈暮既志在天下,便不会苛待云长这等名将。云长安好,便是我等与江东之间,一条割不断的线。未来局势变幻,未必没有转机。”
他再次将目光投向地图上的江东区域,眼中闪过一丝凝重。天下这盘棋,又加入了一个足以影响全局的强大棋手。未来的博弈,将更加错综复杂。
建业城,暮春时节,草长莺飞。
陈暮难得有暇,带着崔婉和陈砥,微服出府,漫步在秦淮河畔。河上画舫穿梭,岸边商铺林立,行人往来如织,脸上大多带着安宁之色。经过数年的治理,这座曾经的秣陵小城,已初具帝都气象。
“父亲,这里好热闹啊!”陈砥兴奋地看着街边卖糖人、耍猴戏的摊贩,小脸上满是好奇。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府中读书习武,很少见到如此鲜活的市井景象。
崔婉挽着陈暮的手臂,看着眼前繁华,轻声道:“夫君励精图治,方有今日建业之盛。妾身听闻,江北战火连绵,百姓流离,相较之下,我江东堪称乐土。”
陈暮微微一笑,握紧了妻子的手:“乐土非天成,乃人铸。我等在此安享太平,是因有无数将士在边疆浴血,有无数官吏在各地奔波,有无数工匠在坊间劳作。”他低头对陈砥道,“砥儿,你要记住这繁华景象,亦要记住,守护这繁华,需要力量,更需要责任。”
陈砥似懂非懂地点点头。
这时,一队巡城兵士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,盔明甲亮,纪律严明,引得路人纷纷侧目,目光中多是敬畏与安心。
陈暮看着这支完全按照新式操典训练出来的军队,心中涌起一股豪情。乱世之中,仁政与武力,缺一不可。他有信心,将自己治下的这片土地,打造成真正的乱世桃源,进而成为席卷天下的基石。
“回去吧。”陈暮轻声道,“还有很多事,等着我们去做。”
一家三口的身影,融入建业城华灯初上的夜色中。身后,是秦淮河的粼粼波光,是万家灯火的温暖安宁;前方,是镇南大将军府的巍峨轮廓,是即将开启的、更为波澜壮阔的未来。
砥柱东南,已现雏形。而天下的风云,正悄然向这片土地汇聚。
ha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