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魏砥 > 第386章 枭雄末路

第386章 枭雄末路(2/3)

准了刘备的心思,也算准了我们与刘备之间那脆弱的信任基础。”

    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    他站起身,走到地图前,目光扫过西线的汉中、东线的江淮。

    “然而,他算错了一点。”陈暮转过身,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,“他低估了诸葛亮的理智,也低估了我们的应对能力。”

    “主公之意是?”庞统追问。

    “将计就计,反将其一军!”陈暮断然道,“曹操想让我们互相猜忌,我们偏要展示信任!他想让刘备攻我,我们偏要助刘备一臂之力!”

    他迅速下达指令:

    “第一,立刻以我的名义,修书一封,密送成都,交于刘备、诸葛亮亲启。信中,直言曹操遗策之险恶,剖析利害,表明我江东绝无与曹氏妥协之意,并将曹丕可能遣使离间之事,提前告知!同时,主动提出,若刘备北伐需粮草军械,我江东可酌情援助,以示诚意!”

    “第二,命暗卫,全力截杀曹丕派往成都的密使!若能擒获,取得其携带之密约文书,则更为有利!”

    “第三,江淮方向,黄忠、邓艾所部,非但不收缩,反而要加大佯动力度,做出我军主力仍在东方,无意西顾之假象,麻痹曹丕,也为刘备减轻压力!”

    “第四,西线赵云部,提高戒备,但按兵不动,静观其变。”

    庞统眼中精光大盛:“主公此策,高明!主动挑明,反显得我方光明磊落。提前告知,可使刘备、诸葛亮有所准备,不被曹丕轻易蛊惑。主动示好援助,更能彰显我之气度与格局!若能截获曹丕密使,则更是铁证如山!”

    徐元与陆逊也纷纷点头,认为此策是破解曹操毒计的最佳良方。

    第三节 成都的抉择

    几乎在陈暮做出决策的同时,成都的汉中王府内,刘备与诸葛亮也接到了曹操病危以及可能遗策的消息。

    刘备眉头紧锁,在殿内来回踱步。曹操的提议,如同毒蛇的诱惑,在他心中激起波澜。荆州,江陵,大司马……这些都是他梦寐以求的。更重要的是,若能与曹丕暂时和解,或许……能换回云长?

    “孔明,曹丕若真遣使来,许以重利,当如何应对?”刘备停下脚步,看向一直沉默不语的诸葛亮。

    诸葛亮羽扇轻摇,神色平静如水:“大王,此乃曹操驱虎吞狼、坐山观斗之计也。其意在令我与江东陈暮相争,曹丕好从中取利,稳固其位。”

    “孤岂不知?”刘备叹道,“然,荆州……”

    “大王,”诸葛亮打断他,语气凝重,“曹操虽死,然曹丕继位,北方根基未动,实力犹存。此时若与江东反目,则正中曹丕下怀。届时,我军独木难支,恐再现襄樊之败局。而云长将军……其在江东,陈暮以礼相待,暂无性命之忧。若我军与江东开战,则云长危矣!”

    就在这时,一名亲卫匆匆入内,呈上一封火漆密信:“大王,军师,江东陈暮,有密信至!”

    刘备与诸葛亮对视一眼,皆感意外。诸葛亮接过信,迅速浏览,脸上渐渐露出讶异与钦佩之色。

    “大王,看来……我们都小觑了这位镇南大将军。”诸葛亮将信递给刘备,“陈暮已洞察曹操奸计,并主动来信示警,表明心迹,甚至……愿意援助我军北伐。”

    刘备看完信,愣在原地,脸上神色变幻不定。陈暮的坦诚与大气,出乎他的意料。信中言辞恳切,利害分析透彻,与曹操(曹丕)那充满算计的离间相比,高下立判。

    “……陈暮小儿,竟有如此气度?”刘备喃喃道。

    诸葛亮沉声道:“大王,陈暮此信,可谓及时雨。既点明危机,又伸出援手。其志不在小,然眼下,共抗曹魏方是大局。亮以为,当回信陈暮,感谢其示警与美意,重申盟好。同时,严词拒绝曹丕任何离间之议,并令前线将士,加紧对曹军攻势,让曹丕知道,他的奸计,已然败露!”

    刘备沉默良久,最终长叹一声:“便依军师之言。传令下去,若曹丕使者至,乱棍打出!”

    一场可能引爆孙刘联盟的巨大危机,在陈暮的主动应对和诸葛亮的理智判断下,被悄然化解于无形。曹操临终的致命一击,终究未能完全奏效。

    曲阿都督府。

    黄忠接到了建业传来的最新指令——“加大佯动力度”。老将军看着地图,花白的眉毛一挑。

    “主公这是要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啊。”他冷哼一声,“邓艾!”

    “末将在!”邓艾应声出列。

    “点齐兵马,目标,广陵郡海西县!这次,我们不烧粮草,不拔哨垒,”黄忠眼中闪过一丝狠色,“给他把城墙轰开个口子!让陈登好好看看,我江东儿郎的攻城手段!”

    “诺!”

    数日后,海西县城外,突然出现了数千江东精锐。不同于以往的小股骚扰,这次军容严整,甚至还带来了数架经过改进、射程更远的弩炮。

    邓艾亲自指挥,弩炮轰鸣,巨大的石弹和猛火油罐砸向海西城墙,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