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魏砥 > 第388章 未央宫暗流

第388章 未央宫暗流(2/2)

 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    “臣,遵旨!”司马懿躬身领命,眼中闪过一丝了然。曹丕这是要借此事,彻底掐灭任何可能威胁他权力的火苗,同时也是在敲打所有还心存汉室幻想的人。

    数日之后,许都城内悄无声息地少了几个无关紧要的官员和家族。未央宫内外换上了一批面孔陌生、眼神冰冷的侍卫和宦官。刘协试图打听徐他、耿纪的下落,却只得到“调任外职”的冰冷回复。他独自坐在空旷的宫殿里,感受着比曹操时代更甚的、无处不在的监视与寒意,刚刚燃起的那点火星,瞬间被这盆冷水浇灭,只剩下彻骨的冰凉与绝望。

    曹丕甚至懒得来见他,懒得解释,只用最直接、最残酷的方式,宣告了谁才是这座都城、这个帝国真正的主人。

    建业,大将军府。

    庞统将暗卫从许都送来的最新情报呈给陈暮,其中就包括了曹丕清洗未央宫、震慑汉献帝的消息。

    “曹丕手段倒是酷烈,比他父亲更不留情面。”庞统评价道,“经此一事,许都城内,怕是没人再敢轻易打着汉室的旗号生事了。”

    徐元叹道:“汉室倾颓,至此已极。献帝此番举动,虽属无奈,却也过于冒险,无异于以卵击石。”

    陈暮仔细看着情报,目光深邃。他关注的焦点,并不仅仅是这场未遂的宫廷风波,而是其背后折射出的天下大势。

    “曹丕此举,意在彻底断绝内部的不稳定因素,为他下一步动作扫清障碍。无论是西征刘备,还是……将来可能对我用兵,他都需要一个稳定的后方。”

    他顿了顿,手指在地图上许都的位置点了点:“然而,他也彻底撕下了那层‘汉室忠臣’的遮羞布。汉帝在他手中,连最后一点象征性的自由都失去了。这对我们而言,未必是坏事。”

    庞统立刻领会:“主公的意思是……舆论?”

    “不错。”陈暮点头,“曹氏父子,篡汉之心,路人皆知。以往曹操尚顾及名声,行事留有余地。如今曹丕迫不及待地彰显权威,囚禁天子,迫害忠臣(无论这忠臣是真是假),正是我等可以大做文章之处。”

    他看向徐元:“元直,可命人撰文,将许都之事,稍加润色,传檄四方。不必指名道姓,只需将‘权臣跋扈,天子蒙尘’的景象描绘出来即可。让天下士人百姓都看看,如今的北方,是谁家之天下!”

    “另外,”陈暮补充道,“以我的名义,上一道奏表……嗯,就直接送到许都未央宫吧,问候天子起居,表达臣子之忧心。虽然这表章肯定到不了天子手中,但姿态要做出来。”

    徐元会意:“属下明白。此举既可占据道德高地,博取士林好感,亦可进一步刺激曹丕,令其难堪。”

    陈暮站起身,望向北方,语气带着一丝冷冽:“汉祚虽微,其名犹存。曹丕越是急于去汉化,就越是给了我们‘尊王攘夷’的口实。这面旗帜,现在不好用,不代表将来不好用。”

    许都的清洗,如同一次无声的惊雷,在知情者心中炸响,却又迅速被更大的权力浪潮所淹没。普通百姓或许毫无察觉,但敏感的士人和各方势力的探子,都感受到了那股凛冽的寒意。

    未央宫彻底成为一座华丽的牢笼,汉献帝刘协在经历了短暂的躁动后,重新变回了那个沉默寡言、形同傀儡的天子,只是眼神深处,那点刚刚燃起的火苗已然熄灭,只剩下死灰般的沉寂。他知道,他此生,恐怕再也无法走出这座宫殿了。

    曹丕通过这次果断而残酷的行动,不仅震慑了内部,也向天下昭示了他的统治风格——顺我者昌,逆我者亡。他暂时稳固了许都的局势,得以将更多精力投向西方与刘备的战场。

    而在江东,陈暮则巧妙地利用这次事件,开始在舆论层面埋下钉子,为未来的政治和军事行动铺垫理由。

    天下的焦点,似乎暂时从许都这座囚禁着龙的天子皇宫移开,重新汇聚到汉中战火纷飞的五丈原,以及看似平静、实则暗潮涌动的江淮战线。

    但所有人都清楚,未央宫里那位天子的命运,如同一个无法愈合的疮疤,始终存在于那里。曹丕越是试图掩盖和忽视,它就越是会成为反对者心中一面潜在的旗帜。

    这无声的惊雷,余韵悠长。

    hai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