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魏砥 > 第423章 剑指皖口

第423章 剑指皖口(2/2)

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    许都,司马懿接到皖口急报,并不意外。

    “果然来了。”他对曹丕道,“大王,此乃危机,亦是良机。若能在皖口城下重创甚至歼灭关羽主力,则江淮可定!”

    曹丕急切道:“仲达有何良策?”

    “增兵!不仅要让张辽去救,还要让徐晃、夏侯尚再次出兵!甚至,可请大王下旨,让驻守汝南的曹休将军,也率部向江淮运动!形成绝对兵力优势,反将江东军包围于皖口城下!”司马懿眼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,“同时,离间之计不可停。可再伪造关羽与刘备密信,言其‘假意投江东,实为借兵复仇,日后必归蜀汉’等等,设法让陈暮看到!”

    一个更大、更冒险的围歼计划,在司马懿脑中成型。他要将皖口变成一个巨大的磁石,吸引江东主力,然后以雷霆万钧之势,将其彻底摧毁!

    就在江北紧锣密鼓备战,曹魏阴谋迭出之际,那些经过精心炮制的流言和所谓的“罪证”,也通过各种渠道,若隐若现地传到了建业,甚至直接摆到了陈暮的案头。

    “江北只知关君侯,不知陈镇南……”

    “魏延、邓艾,俨然关家私兵……”

    “关羽与刘备旧情未断,恐有反复……”

    庞统看着这些内容,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:“无耻之尤!曹魏技止此耳!”

    徐元则微微皱眉:“主公,流言虽不足信,然三人成虎,不可不防。是否需提醒一下云长公,稍加注意……”

    陈暮却笑了,那笑容中带着一丝嘲弄,更带着无比的自信。他拿起那份所谓魏延、邓艾是“关家私兵”的“罪证”,随手丢在一旁。

    “元直,士元,你们可知,我为何能将江东经营至今?”陈暮看着两位谋士,不等他们回答,便自问自答道,“一曰识人,二曰敢任,三曰不疑!”

    他站起身,走到窗边,望着江北方向:“云长公,义薄云天,既与我盟誓北伐,便绝不会背弃!此其信也!文长、士载,皆我亲手简拔于行伍,悉心栽培,他们的忠心,是对我陈暮,是对江东基业!此我之自信也!”

    他转过身,目光炯炯:“曹丕、司马懿想用这等拙劣伎俩乱我心志,分化我将士,简直是痴心妄想!传令下去,凡再有传播此等流言、妄议大将者,无论何人,严惩不贷!同时,将我军即将对皖口用兵之消息,稍加渲染,公之于众!我不仅要打皖口,还要让天下人都知道,我江东,君臣一心,将士用命!”

    这是一种强大的自信,也是一种高明的政治手腕。公开支持,严厉弹压流言,将内部可能出现的杂音彻底压下去,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引导到即将到来的大战上。

    庞统与徐元相视一笑,心中最后一丝忧虑也烟消云散。有这样的主公,何愁大业不成?

    建安二十五年春,江淮大地寒意未消,战鼓已再次擂响。

    关羽留周仓及部分兵马守濡须坞,自与魏延、邓艾,统领四万水陆精锐,誓师出征!旌旗蔽日,舳舻千里,兵锋直指皖口!

    大军抵达皖口外围,并不急于攻城,而是按照预定计划,构筑连营,挖掘壕沟,将皖口围得水泄不通。文聘水军巡弋江上,楼船上的拍杆和弩炮虎视眈眈,彻底切断了皖口与外界的江面联系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黄忠在历阳誓师,做出随时可能西进,威胁合肥或东进夹击皖口的姿态,迫使张辽不敢全力东援。

    皖口城头,满宠看着城外连绵不绝的江东营寨和江面上如林的战船,面色凝重,但眼神依旧坚定。他下令全军戒备,死守待援,同时一遍遍检查着城防,准备迎接最残酷的进攻。

    合肥,张辽接到了皖口被围的消息和满宠的求援,同时也接到了曹丕要求其谨慎行事、等待援军的命令。他深知关羽必有埋伏,但皖口若失,合肥亦难保全。他陷入了一种艰难的抉择。

    许都,曹丕调兵遣将的命令不断发出,徐晃、夏侯尚再次受命出兵,汝南的曹休也开始向江淮方向运动。一场规模远胜石亭之战的更大风暴,正在江淮上空急速酝酿。

    所有人的目光,都聚焦在了那座并不算特别宏伟,却关乎整个江淮乃至天下局势的皖口新城,以及那座注定将血流成河的——夹石山谷!

    关羽立于中军大纛之下,绿袍迎风猎猎作响,凤目遥望皖口城头,手中青龙偃月刀发出低沉的嗡鸣。

    “满宠,张文远……关某在此,尔等,可敢来战?”

    声音不高,却带着一股无形的杀气,席卷整个战场。

    皖口之战,正式拉开序幕!

    hai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