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魏砥 > 第434章 东关坚壁

第434章 东关坚壁(2/3)

个县。而更令人心惊的是,叛乱者手中,竟然出现了制式的军械弓弩,其战术也不再是蛮族传统的散兵游勇,隐隐有了章法!

    留赞紧急调兵镇压,却发现叛军异常狡猾,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,避实击虚,与官军周旋于山林之间,一时难以剿灭。他发往建业和荆南的告急文书,一封比一封严峻。

    “绝非寻常蛮乱!”留赞在给赵云的密信中写道,“其军中必有熟知兵法之人指挥!且军械来源可疑,恐与刺杀李异将军者为同一势力背后支持!交州…恐有大患!”

    消息传到建业,陈暮震怒。拍案而起:“曹魏!欺人太甚!”

    庞统面色无比凝重:“主公,交州之乱,已非边衅,乃心腹之患!若不能迅速平定,不仅交州七郡可能糜烂,更会严重影响荆南稳定,甚至动摇我江东赋税根基!五岭之事未平,交州又起大火,此乃魏人毒计之高潮!”

    “必须立刻增兵交州!”徐庶斩钉截铁道,“留赞兵力不足,难以速平叛乱。需派一员大将,统率精锐,前往督战!”

    派谁去?江东核心将领,关羽困于东关,黄忠镇守历阳,赵云总督西线及五岭,文聘执掌水军,皆难以轻动。而且,交州情况复杂,非一般将领能够胜任。

    陈暮目光锐利,在殿中扫视,最终落在一直沉默,但眼神中闪烁着智慧与决断的庞统身上。

    “士元。”陈暮沉声道,“交州之事,非你不可。孤予你假节,总督交州军事,可临机决断,先斩后奏!孤再从建业中军与你调拨八千精锐,会同留赞所部,务必以雷霆之势,扑灭叛乱,揪出幕后黑手!”

    庞统深吸一口气,知道此去责任重大,凶险异常,但他毫无惧色,躬身领命:“臣,庞统,领命!必不负主公重托!”

    荆南都督府内,气氛同样因交州急报而紧张。赵云眉头紧锁,庞统被派往交州,说明局势已到了极其严峻的地步。

    陈砥也感受到了这股山雨欲来的压抑。他近日学习更加刻苦,不仅完成赵云安排的文武课程,还主动向桓阶请教交州的山川地理、部落分布,以及用兵之道。

    “将军,”陈砥在一次课后,向赵云提出请求,“晚辈近日读兵书,知‘纸上得来终觉浅’。交州叛乱,庞军师已前往督战。晚辈…晚辈能否随军观摩?哪怕只是远远观看,学习军师如何运筹帷幄,如何临阵决断?”

    赵云闻言,勐地看向陈砥,眼中闪过一丝复杂。他深知战场凶险,尤其是平定叛乱,环境复杂,变数极多。让年仅十二岁的陈砥亲临险境,他如何向主公交代?

    但看着陈砥那双清澈而坚定的眼眸,那其中蕴含的求知欲与日渐增长的责任感,赵云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。他知道,真正的雄主,不可能永远生长于温房之中。乱世中的继承人,需要见识血与火,需要在实践中磨砺。

    “公子可知战场凶险?”赵云沉声问道。

    “晚辈知道。”陈砥挺直尚显单薄的胸膛,“然父亲与将军、军师等人,皆是在刀光剑影中走到今日。晚辈既为父亲之子,江东之嗣,便不能永远置身事外。晚辈不敢妄言参与,只求观摩学习,一切行动,皆听从将军与军师安排,绝不敢擅自行事,令将军为难!”

    他的话语诚恳而坚决,带着超越年龄的成熟。

    赵云沉默良久,看着沙盘上交州那片烽火渐起的区域,终于缓缓点头:“此事,需奏明主公。若主公应允,且庞军师也同意,本督可安排你随同后续增援部队前往,但必须在最安全的距离,由最可靠的亲卫保护,不得有任何闪失。”

    陈砥眼中瞬间迸发出明亮的光彩,深深一揖:“多谢将军!”

    建业的回复比预想中来得更快。陈暮在接到赵云的密奏后,只沉吟了不到一个时辰,便批复了两个字:

    “可。慎。”

    简短的批复,蕴含了巨大的信任与沉甸甸的期望。他同意让年幼的儿子去见识真正的战争,去经历风雨,这本身就需要莫大的勇气与远见。

    庞统在得知陈砥将随后续部队前来观摩后,也只是回了一封简短的信:“雏凤清音,当历风雨。统必护公子周全。”

    于是,在荆南一个雾气朦胧的清晨,一支三千人的精锐部队悄然开拔,南下交州。这支队伍并非主力作战部队,更多是携带补给、军械,以及护卫都督府“特使”的任务。

    陈砥穿着一身合体的轻甲,外罩青色披风,骑在一匹温顺的荆州马上,位于队伍中后部,被赵云精心挑选的五十名白毦精兵紧紧护卫在中间。赵云亲自送至江陵城外。

    “公子,此行非同儿戏。”赵云最后叮嘱,语气前所未有的严肃,“多看,多听,多想,少言。遇事不决,以庞军师之令为准,以自身安全为上。切记,你的安危,关乎江东未来。”

    “晚辈谨记将军教诲!”陈砥在马上躬身,小脸绷得紧紧的,既有对未知的紧张,更有一种踏上新征程的激动。

    队伍缓缓南行,消失在官道的尽头。赵云伫立良久,直到亲卫提醒,才转身回城。他知道,这将是对陈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