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任,虽名为联盟,实则信任有加。如今自己年老病笃,陈暮非但没有鸟尽弓藏之意,反而主动提出送他归蜀,全其兄弟之义…
纵是关羽心高气傲,此刻也不禁心潮起伏,虎目微湿。他一生重义,陈暮此举,可谓仁至义尽。
再看赵云书信,安排他去江陵静养,并言蜀使将至。他明白,这是江东方面为他考虑周详,避免他困守孤城,也避免蜀使直接介入军事要地。
沉思一夜,翌日,关羽召来魏延、邓艾。
他神色平静,将陈暮密信大意告知二人(隐去了归蜀之议),只言自己确需静养,决定应赵云之邀,移驾江陵。东关军务,全权交予二人,再三叮嘱务必同心协力,守好江北门户。
魏延、邓艾虽感突然,但见关羽意决,且其气色确需调养,只得领命。
数日后,关羽在周仓及一队精锐护卫下,悄然离开东关,乘船溯江西上,前往江陵。他的离开极为隐秘,外界只知关将军因病需换地静养,具体去向则众说纷纭。
而与此同时,那队蜀汉使团,也在江东方面的引导下,改道前往江陵。
江陵都督府为关羽准备了一处清幽雅致的别院,环境安静,护卫森严。赵云亲自安排医官、仆役,极尽周到。
关羽抵达江陵后,身体状况在更好的环境和医药调理下,略有好转,但眉宇间的沧桑与疲惫难以掩饰。
不久,蜀汉使团抵达江陵。使团正使乃是诸葛亮之心腹,丞相府参军李恢,副使则为关羽旧部,裨将军廖化。此二人组合,一为诸葛亮耳目,一为关羽故人,可见西蜀方面对此行的重视与谨慎。
赵云以荆州都督身份,于都督府设宴款待蜀使。宴席之上,气氛看似融洽,实则暗藏机锋。
李恢言辞便给,先是代表汉中王刘备问候关羽病情,表达深切关切,随后便旁敲侧击,询问关羽在江东境况,以及此番病重内情,言语间不乏试探之意。
廖化则更多是真情流露,见到关羽病容,忍不住泪洒衣襟,言语间对江东是否妥善照顾关羽,也存有一丝疑虑。
赵云应对得体,一方面盛赞关羽之功,表达江东上下对关将军的敬重与关怀,另一方面则强调关羽乃积劳成疾,江东已竭尽全力为其诊治,并主动提出,饭后便可安排李恢、廖化前往别院探视。
宴后,李恢、廖化在赵云陪同下,前往关羽养病之别院。
当李恢、廖化亲眼见到虽经调养但仍显病弱的关羽,听到他亲口承认确是旧伤复发、心力交瘁,并言及陈暮与赵云待其甚厚时,两人神色各异。
廖化自是心痛不已,更坚定了欲迎关羽归蜀之心。
而李恢,虽表面哀戚,心中却是念头飞转。关羽真病,且江东态度坦诚,这与他之前预想的种种阴谋似乎并不相符。陈暮主动提出送关羽归蜀的可能性,在他心中陡然升高。
探视完毕,回到驿馆,李恢立刻修书,将江陵所见所闻,尤其是关羽真实病况及江东态度,详细记录,以最快速度密报成都诸葛亮。
江陵,一时成为天下目光汇聚之焦点。关羽的命运,吴蜀关系的走向,似乎都将在这座古城决定。
hai